废弃矿山的绿色蝶变:福山50亩石子厂将化身樱桃园

福在福山 2025-09-29 09:14

  在福山区张格庄镇杜家崖村东北角,有一座2013年关闭的“利丰石子厂”。这里,曾经因多年露天开采而导致山体破损、岩石裸露,破碎的地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长期影响着乡村生态与风貌。如今,修复的矿山正悄然重生:福山区自然资源局于今年5月份启动修复工程,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1月中旬全面竣工。

  近日,记者来到曾经的石子厂矿区,只见曲线型的生态护坡前,一大片松软的土地已被整理出来,正待天气凉爽后种植樱桃树。

  “这里的地形特别复杂,原先石子厂凿的岩体祼露,跟本没法下脚。你想,我们光危岩就清理450立方米!像状如犬牙的边坡整形就达4.5万立方米!”福山区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科长麻小明介绍,修复工程首先从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入手,通过对复杂地形的精细勘测“修型”、场地平整、渣石回填、续坡回填,以及修建截水沟、挡土墙、防护围栏等配套工程,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重塑地形地貌。记者仔细看,脚下土质松软,是优质种植土。

  “整理结束后,我们出动重型卡车约1400车次,回填优质土达3.1万立方米,规划建设50亩高标准樱桃种植园,秋季栽种樱桃树2300棵。”麻小明说,昔日矿坑与平台区域,将转变为郁郁葱葱的经济园地,既控制水土流失,也改善视觉景观。

  “等天气合适了,咱再在那边陡峭边坡上种植爬山虎,不仅容易成活,还能恢复生态功能,有效抵御风化侵蚀。”现场施工负责人梅经理介绍,修复后的土地并未止步于生态恢复,而是被赋予了新的产业使命。

  “这里土层深、光照足,将来建设樱桃产业基地,配套上防风避雨棚等设施,提升果树抗灾能力。未来,这里还将进一步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观光等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形成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基地,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望着修复好的土地,村民们眼里闪烁着希望,“樱桃园盛果期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年产值约300万元,延伸产业链后,还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的良性互动,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