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2月,芝罘区以“党建引领强引擎 多方共融促治理”为主题成功争创山东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今年,芝罘区基层治理将有哪些新举措、新变化?
即日起,芝罘区融媒体中心联合芝罘区委社会工作部,特别推出“善治芝罘”专栏,我们将聚焦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以一个个鲜活案例,生动展现芝罘区如何破难题、创特色、树品牌,讲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芝罘故事。
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群众转?在芝罘区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中,通伸街道积极响应、系统谋划,将文化、服务、人力等多元资源“串珠成链”,构建起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服务“生态圈”,用一套“精准化、集约化、全链条”的服务模式,完成了从“等问题来”到“找问题办”的暖心蜕变。


(街道联合吾悦广场魔方城市书房开展“同心读书会”)
精准把脉,治理靶点“被看见”
治理的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需求。通伸街道编织了一张从楼栋到街道的 “五级”需求收集网,“线上+线下”双线驱动:
线上,社区小程序让居民可“一键提”诉求;
线下,网格员主动“上门聊”,议事厅组织“大家议”,支部信箱支持“随时投”。
渠道畅通了,“民声”自然听得全、听得真。
街道按紧急程度、服务类型、覆盖人群等分级分类,建立“社区需求库”台账。今年累计摸排梳理12类共244项需求,民情通道一打通,“靶向服务”便应声而至,真正做到“居民有诉求、社区作枢纽、街道即回应”。



(社区走访摸排民情民意)
资源整合,打造治理“共同体”
通伸街道主动打破壁垒,联动市、区两级20多家资源单位,吸引烟台电视台、青少年宫、芝罘医院、鲁东大学、恒丰银行等11支专业力量加入基层服务队列,组建出一个涵盖文化、教育、医疗、司法、金融等多领域的“资源共享库”。
文艺培训、科普课堂、法律咨询、反诈剧场……30多项服务像“定制快递”一样持续配送到社区。同时,还有20多家餐饮企业、7家“双报到”单位、3家社会组织主动认领了儿童研学、暖心助餐等60多个服务项目。“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越织越密。


防非主题宣传活动

天文研学活动

暖心助餐活动

安全实践活动
链式服务,闭环管理“不断链”
好的服务要有始有终。通伸街道用“链式思维”跑完服务全程,环环相扣、闭环运行,让服务不掉链、品质有保障。
文化惠民演出后、暖心助餐服务后……专人负责征集活动反馈,已累计收到37条宝贵建议。同时创新推出“幸福储蓄”积分机制,吸引超过700人次加入志愿服务大军,“收集—改进—实施”的良性生态悄然形成。一批效果扎实的精品项目——从文化惠民到养老助餐、从专业咨询到社区公益——正推动通伸街道公共服务从“有”到“优”,持续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升级。


(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志愿者团队)


(西炮台社区青少年志愿者)


(烟台交运党员志愿服务队)
通伸街道将需求与资源深度耦合,形成了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让基层服务精准落地、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下步,街道将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支撑、以闭环管理为保障,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治理效能与幸福感受的“双提升”。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