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达建设集团:做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烟海e家 2025-09-25 09:32

烟台融媒9月25日讯(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侯嘉伟)城市的发展,交织着时代的希望。匠心铸造精品,书写着城市典范。

今年7月,国企改革重组的烟台业达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公司——烟台业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强化党建引领、锚定主责主业强担当、聚焦多元发展促转型,聚焦“房屋建筑、地产开发、市政绿化、项目代建”四大主营板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齐头并进,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城市能级跃升。

强业务、补短板、延链条,凭借深化改革的实干实绩,业达建设集团正在一个个项目推进中、一项项创新实践中,为黄渤海新区再添新风景。

精益求精成就品质

书写烟台“海绵答卷”

日前,记者来到无锡路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现场。在这里,业达建工经过2个月的精细施工与高效推进,目前,原先土块板结、植被单一的道路已形成多层次生态海绵体,年蓄水量可达8500立方米。

一条无锡路,几多好风景。如今,圆蜡、狼尾草、鸢尾、金叶佛甲草等乔、灌木组合成的“袖珍盆景”,正成为新区风景线。

高品质雕琢、凸显新城文化气息,是业达建工推进该工程时坚守的初心与目标。全长1200米的黄金河南路海绵提升工程目前已竣工。项目创新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链条海绵技术体系,将海绵设施与景观美学深度融合,形成“一廊四区二十景”的空间布局。这里,透水慢行系统贯通周边社区,健身广场、亲子乐园、休憩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该项目1000余株乔灌木需精准定位根系与景观布局,3万平方米模纹草坪对土壤平整度要求近乎苛刻。”业达建工副总经理苏保刚介绍,项目组建“绿化攻坚专班”,创新采用全站仪+无人机测绘组合,将种植点位误差控制在接近零;调配平地机械进行反复作业,确保这里每一株苗木的根系舒展度、每一寸草坪的平整曲线都能最优展现,既达到简约自然的效果,又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一条条透水路、一个个雨水花园、一块块下凹式绿地……从健身广场到亲子乐园,从建筑到道路,绿色发展理念正贯穿黄渤海新区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今年,黄金河下游及部分道路海绵提升工程、卫生健康学院海绵城市改造、化工产业园海绵城市改造等多个项目成为烟台市“海绵城市示范工程”的标杆案例。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座会“呼吸吐纳”的生态之城正在烟台土地上跃然而出。

安置小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新技术新材料驱动效率跃升

走进A-23安置小区三期二标段项目施工现场,高高矗立的塔吊正转动着“铁臂”,不停地运载着各类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分工有序,正在进行室内墙体砌筑、车库顶板防水施工等作业。

A-23安置小区三期项目,规划总住宅户数为2286户。其中,二标段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待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提供约1164套安置住房。目前,A-23安置小区三期二标段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后续将陆续开展地暖施工、门窗安装、外墙装饰装修、室外配套等,预计2026年9月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公司首次采用了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工艺,相较于传统FS保温一体板系统施工工艺,此工法具有耐久度高、施工便捷、安全环保、节约工期、降低材料损耗与造价等优势。”烟台业达实业有限公司A-23安置小区三期项目负责人介绍。

“与城市同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黄渤海新区安置小区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接者,2025年度,业达城发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烟台业达实业有限公司统筹推进总投资约88.987亿元的6处安置小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5.84万平方米,建设住宅套数约10859套。

施工精益求精,创新铸就集团品牌。正因坚守匠心铸造精品,安置小区最近也传来了捷报——潮水安置小区一期获得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项目评价证书;A-21安置小区二期、B-14一标段被评为“二星级智慧工地”“烟台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优质结构项目”;A-21二期项目被评为“以工代赈三争项目”;B-14二期二标段、A-23三期一标段被评为“三星级智慧工地”。

在安置小区加速落地、现代生态新城加快成型的同时,由业达建设承建的黄渤海新区老旧社区、排水管网、道路、教育等高品质配套设施也在迅速完善。

由烟台业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代建的八角第二小学扩建项目,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全面竣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15个教学班及22间综合办公室。

项目团队采用“立体穿插施工法”,将传统线性工序优化为定位放线、机械进场、材料运输、桩基作业等环节同步推进、协同作业,以智能协同管控驱动效率跃升。

党建引领激活引擎

百姓幸福家园更加立体生动

业达建设集团始终坚持“国企姓党,国企兴党”的使命担当,集团党委班子挂帅领衔,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鑫兴佳苑小区。如今,鑫兴佳苑续建项目交付一年多了,暖心故事仍在续写。“我今年63岁,在这里住了20多年,这一次更是见证了老小区的蝶变新生!”小区居民刘正相感慨道。

业达城市更新公司作为承接单位,在项目施工阶段,党员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时刻把方便居民出行放在首位。在热力管道接驳施工期间,为了避免影响居民出行,公司员工通宵值守施工现场,疏导居民停车,设置安全标识,保证居民安全;在项目交付阶段,第一时间组织施工单位在交房现场完成维修;在项目首年供暖四个多月里,及时向居民了解家中供暖效果,协调热力单位及时增压调流,确保家家户户温暖如春,首年供暖零投诉;在项目质保阶段,安排充足的专业人员全力做好质量保修工作,做到了能修即修、难修快修……

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城市更新公司始终把居民的事当作大事来办,把民生诉求当作重要问题来解决,时时刻刻想着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城市品质提升涉及方方面面,聚焦建设全周期管理过程,每个细节都要细心打磨。这其中,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聚焦主责主业的奋进身姿。

在黄渤海新区太原路上,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2米深的电力井口处安装安全警示牌。这是通达网络公司安装完成的第5018处电力井内警示牌。

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通达网络公司创新实践举措,全面推进电力井口内侧警示牌安装工程。警示牌采用人性化设计,选择防水、防腐蚀材料,以醒目的红黄蓝色为主调,标注“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当心有毒气体”“当心坠落”“注意通风”等提示语,从作业准备到操作流程全程引导,指导作业人员快速识别风险。据了解,公司自2025年1月份开始安装电力井内警示牌,目前已安装5000余个。

方寸警示牌,无声护平安。通达网络公司以细节之力扛起国企责任,既是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尊重,也是国企对城市安全的庄严承诺。

改革创新、行稳致远,关键在人。如何激活“智慧引擎”?

记者来到业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据工作人员介绍,检测是个“细活”,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样品管理方面,客户送来样品后,检测员要先核对样品名称、数量、状态,确认没问题后才登记接收;存储时要根据样品类型放在不同的环境中;

——检测操作时,会实行“双人复核制”;实验室还会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督操作过程,确保检测员严格按规范操作;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也不马虎,会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自动计算,避免人工计算出错;

——报告写完后,要经过三层审核:先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数据准确性,再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流程合规性,最后由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确认内容没错、逻辑清晰、结论严谨,才会正式发给客户,确保每一份报告都“零差错”。

拓展赛道挖潜增效

聚焦多元化发展产业链条

“这是我们应用的建筑材料——预应力叠合板,在保留普通叠合板施工效率高、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优点的基础上,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载力、降低建筑荷载、节约材料的特点。通过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加工,既降低了养护成本,减少现场湿作业施工,又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通达网络业务负责人杨成涛对记者说,“我们在保障通达网络原有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基建市场机遇,新增建筑材料销售业务。通过组建精干团队,精准对接施工单位需求,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形成涵盖预应力叠合板、HS结构化一体保温板、ALC隔墙板、各类管材等品类的产品矩阵。”

未来,通达网络将依托业达城发集团、业达建设集团组建专业团队,搭建贸易经纪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撮合、质量认证、履约保障等全链条服务,实现业务规模快速突破。

记者来到环保建材公司,这里正在推进场站绿色环保车间升级改造工作。

“我们通过在石子破碎生产线的破碎筛分环节增设一道振动筛,实现对初步破碎石子的二次精细化筛分,及时筛选出未达标的大颗粒石子并回流至上游破碎设备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力求实现砂石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环保建材公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力求以更科学的管理模式、更高效的执行能力开展工作。

从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园林绿化、电力工程到项目全过程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业达建设集团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探索,从统筹管理到一线推进,积极延伸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不仅如此,业达建设集团还积极布局车位租赁、民生服务、砂石加工及销售等板块,积极拓宽其物联网交通、建材贸易、工程监理等业务领域,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探索不停步,未来愈可期。锚定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双赛道”,业达建设集团正以蓬勃之力逐梦新征程,开启高品质城市建设新篇章。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