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盛大举办之际,省民政厅联合烟台市民政局、招远市民政局将地名文化服务带进农民丰收节主会场,通过设立专题展台、创新路牌设计等方式,深入展示地名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渊源,为丰收节庆注入浓郁文化气息。
在大户陈家村丰收节主会场,设立的“数字化地名服务”主题展台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展台通过视频介绍、老地名故事汇编、智慧路牌展示等形式,系统介绍了地名演变历史、地名命名规则及地名与当地农业生产、地理特征、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生动展现了地名作为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和集体记忆。


“此次展示是我们深化地名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具体实践。”参展的民政展台负责人介绍,“地名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脉和乡愁记忆。让农民朋友了解地名背后的故事,能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招远市民政局专门为大户陈家村设计打造了一批新颖实用的路牌设施,包括与乡村风貌相协调的仿古路牌和标准化的T型路牌。这些路牌不仅美观大方、指示清晰,更创新性地增设了二维码功能。村民和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访问线上平台,详细了解该道路的历史沿革、当地的村史故事、重要事件记载以及周边公共服务信息。
“扫一扫就能看到咱们村过去的故事,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当地村民在体验后高兴地表示,“以前只知道路名,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现在好了,外地来的亲戚朋友问起来,我都能给他们讲一段了。”
此次展示的这种智慧路牌,是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推动地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有益尝试,既方便了公众出行,又成为了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形象的新窗口,有效提升了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参展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民政部门将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继续深化地名文化建设,挖掘、保护、传承好乡村地名文化遗产,推动地名服务与乡村旅游、农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地名工作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