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语
为持续擦亮莱山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将国家、省、市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特推出“我为民企办实事”专栏。专栏将聚焦莱山区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的生动实践和最新动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莱山服务的速度与温度,汇聚起政企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姐,您想开个水果店?把身份证给我,三分钟填表,过几天执照直接送到您手上!”
解甲庄大集最热闹的时候,一辆贴着“政务服务小推车”的小车混在菜摊和肉铺之间,比谁家吆喝都响。车子不大,肚量不小:胶水、印泥、空白表格、充电宝,“想开店、办证,我们都能管”工作人员小赵一边递表,一边跟摊主唠嗑。

李女士是今天第一个“尝鲜”的。她原本来赶集买韭菜,结果拎着两斤饺子馅,顺带把个体户执照给办了。“以前跑大厅,停车半小时、排队一小时,现在人家推着车来找我,我正好买东西,他们帮我填表,一点没耽误事。”

“小推车”是莱山区审批局的“新伙计”。哪人多往哪钻,大集、夜市、烧烤摊、早市……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碰上眼神不好的大爷,工作人员直接念表格;遇上不会写字的大娘,摁个手印就行;卖海鲜的小伙子一手腥,工作人员就替他举着手机扫码。

更贴心的是“预约上门”。在滨海社区有位70岁的王大爷,想给家里小超市的经营人换成侄子,下不了楼。电话一打,工作人员直接走进家门。老爷子扶着拐杖,颤颤巍巍在床头按完手印,笑得满脸褶子。

数字看着冷冰冰
故事都是热乎的:
“小推车”帮56个“李大姐”“王大爷”少跑了冤枉路;
8个摊位摆上了政策宣传彩页,摊主主动地向来买东西的顾客宣传“小推车”,大家纷纷点赞;
小小推车,推的是文件,载的是人间烟火。一名路过的居民说,莱山这是把“为人民服务”写进了菜市场的泥土里,写进了大集的吆喝里,写进了每一张热乎乎的营业执照上。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