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朝阳升起,栖霞市翠屏街道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基地焕发勃勃生机。百亩果园里,采用免套袋技术培育的苹果挂满枝头,纳米钙膜包裹的果实自然透亮,骄傲地展示着栖霞苹果的优秀品质。
用科技力量降本增效,这是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琢磨的事。今年,该企业联手广东科研机构成功研发免套袋技术,以生物制剂替代纸袋,既破解了工序繁杂难题,又为甜美的栖霞苹果增加了更多的“阳光味道”。

这个技术有多好?基地负责人周靖凯算了一笔经济账:“传统套袋每个成本约2毛,一亩地光人工和纸袋就多花6000多元。现在喷一次纳米钙,防虫防灼还补钙,成本降了,果品更优!”
这片试验田是栖霞市苹果产业技术升级的缩影。从富硒果园到深加工车间,再到黄燕溪谷苹果主题乐园,透过翠屏街道在苹果产业的实践和场景,可以清晰地看到栖霞市作为“中国苹果之都”和苹果县域品牌价值榜首城市,如何致力于科技创新、三产融合,始终引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航向。
面对传统苹果种植套袋成本高、用工量大等难题,翠屏街道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过去拼产量,现在拼‘微量元素’。”罗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福自豪地说,“我们建立了土壤硒动态监测与叶面补硒系统,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今年优质果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产品溢价超30%,富硒苹果已成为高端市场的热门货。”

同时,翠屏街道加快老旧果园改造步伐,截至目前,已完成700余亩老旧果园改造,并依托中惠农业建成1200亩苹果深加工原料基地。基地主要栽种“烟霞红”“香彤”“中惠 1 号”等自主新品种,通过省力化栽培模式,大幅减少疏花疏果等环节,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果品,为深加工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
在栖霞市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可一站式体验丰富口感的苹果深加工新品:NFC100%鲜榨雪苹果汁清香甜蜜,苹果山楂果汁醋饮酸甜爽口,“三蒸三晒”苹果果干嚼劲十足。
今年以来,翠屏街道民营园区新引进领投生物、果福食品等五家深加工企业,味甜饮品深加工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毕,果福食品新推出苹果干,HPP果汁深加工项目也顺利落地,开发出NFC雪苹果汁、果脯、醋饮等新产品。目前,园区已涵盖果汁、果醋、果干、果脯、果酒等多类苹果加工产品,推动产业由初级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型。

丰富的产品既有高新技术支撑,也兼顾着乡土风味。北夼村的果干加工作坊里,每天都能见到村书记林国友铺晒苹果片。“三蒸三晒的老方法,果干有嚼劲、不粘牙!”村“两委”盘活闲置房屋建成作坊,通过“鲜销+加工”双轨模式,缓解鲜果销售压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傍晚,新运界供应链物流园的智慧仓配中心依然忙碌。高速摆轮分拣机精准识别包裹,工人们紧张装车,发往京津冀、江浙沪。“从枝头到餐桌,最快 48 小时!”新运界物流申通项目负责人韩雨晨说。
投资980万元的苹果电商一体化项目引进专业团队,销售栖霞农特产品,并与顺丰、申通、极兔等快递企业深度合作,产品直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真正实现苹果“出村进城”畅通无阻。
今年,翠屏街道进一步挖掘农遗价值,成功推荐“山东栖霞北夼苹果种植系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这张金闪闪的名片,为北夼乃至整个镇域的苹果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该街道还将苹果文化融入“苹果之都·黄燕溪谷”乡村振兴推进区建设。“通过举办健步走、青年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今年已吸引游客上万人次,带动苹果销售,让游客享受活动乐趣,也品尝苹果香甜。”管区区长孙傲梅介绍。

品牌深入市场。“我们的苹果产品已进入台儿庄古城5家特产店,”翠峰联合社负责人姜志国展示销售数据,“今年还与山东省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服务联盟签约,在南京高端社区、夫子庙5A景区、联创园区智慧餐厅等设立直销点,快速扩展销售网络。”
从纳米钙膜替代纸袋的技术突破,到NFC果汁进军高端市场的价值提升,再到黄燕溪谷农文旅融合的“赛事引流”,翠屏街道正全力推动镇域苹果产业全链升级,同时为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刻下“果香四溢”的翠屏实践。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