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烟海e家 2025-09-16 21:40

  胶东在线9月16日讯(记者 邬勇)9月16日,为期2天的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落幕。近800名有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高校学者,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相聚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分会场精彩纷呈、产业合作成果丰硕,为核能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凝智聚力,“核”力共绘核能发展新篇章

  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核能产业是新时代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国电投核能总部、中核集团山东区域总部等三十余家企业落户烟台,“国和一号”“华龙一号”等“大国重器”也正为烟台清洁能源产业注入强劲新动能。烟台市依托核电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核电材料研发、核电装备制造、核电站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多位一体的核电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领先的三代核电技术聚集高地、核电创新研发人才集聚高地、核电装备和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高地。

  本次大会高度突出“创新安全发展 聚力核能补链强基”主题,为烟台市核电产业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原司长汤搏介绍了核电安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云生分享了《新形势下加快核能“三步走”战略实施》;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慈松带来了《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主旨演讲;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解读了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技术的进展与趋势,为核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路径参考。核电冷源安全交流会、核电新建机组堆型优化改进会、核应急安全技术交流会,集中展现了一大批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项目和解决方案,促进各方交流对接和学习互鉴。

  在创新安全发展的鲜活实践中可以看到,加强核能产业链建设、聚力核能补链强基,是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适应核电发展新形势,携手培育供应链。统一标准,共同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共建可信数据空间,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在核电先进技术发布会暨核电产业合作对接会上,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备成套中心副总经理付江南提出合作倡议。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经理郑张利对共建“国和一号”产业链提出展望,“依托‘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建设,深化上下游赋能,进一步提升设备本质安全。央地协同,通过联盟大会、供需对接大会、产业链属地化培育等方式,积极打造山东省核能未来产业集群。”

  绿色低碳,山东“先行”烟台“示范”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国务院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烟台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山东赋予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重要定位,烟台正聚焦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核电、风电、光伏、LNG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与本次大会同期举行的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2025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集中展示了风电、光伏、储能、海上新能源、充换电、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以及成果,为全国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经验”。

  打造核能科普“生态圈”,贡献核能科普“烟台模式”

  在烟台,核能“科创+科普”已呈两翼齐飞、协同奋进之势。没错,当公众真正理解核能的科学原理与安全保障体系,便能从“闻核担忧”转向“知核拥核”。更重要的是,好科普还可以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接触到前沿核能技术,激发不断进取的创新动力,在新时代续写科学报国的青春华章。

  “本届展会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展区,即烟台核能科普嘉年华,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能源节约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科普作用。”烟台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田长青表示。嘉年华现场,一位位核能科普小讲解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解。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高级经理杨晓兰介绍:“自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了嘉年华系列科普活动。核能科普,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知识真正学有所用。”

  2023年8月,烟台市启动核能科普宣传五年行动计划,至今已举办30余场核能科普宣传现场互动活动。烟台已构建起政府主导、产学研协同、全民参与的“核能科普生态圈”,形成“文艺搭台、科技赋能、体教融合”的核能科普烟台模式,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为山东乃至全国核能科普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拥抱“双碳”时代,让群众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是烟台的“新”之所向、行之所往。此时此刻,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碳”路未来,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核”力共创绿色幸福生活。正如《2025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所部署,“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核能、工业余热供暖和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