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爱劳动惜丰收”教育宣讲活动

金都招远 2025-09-15 08:54

星星火炬映少年,红心向党勇向前,以信仰为光,赴时代之约,让青春在逐梦路上闪耀光芒!为引导少先队员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进一步了解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农耕文化历史及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在丰收节中真正地感受劳动价值、传承农耕文化,结合少先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宗旨,全面激发招远市少先队员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传统美德。招远团市委、市教体局、市少工委研究决定,在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爱劳动惜丰收”教育宣讲活动。

讲好丰收故事
(9.1-9.16)

校园是少先队开展思想引领与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丰收时节的独特教育价值,通过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多元场景,让少先队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劳动之美、传承农耕文化。

 校园广播

开设专栏节目。邀请少先队员化身宣讲员,用生动的语言分享自己参与收割、晒粮时的真实经历——或许是初次握镰刀时的紧张,是看到稻谷装满粮仓时的喜悦;也可讲述身边农民伯伯的丰收故事,比如为了培育优质作物日夜照料的坚持,或是丰收时邻里互助的温暖场景。悠扬的广播声能将丰收的故事传遍校园每个角落,让更多队员在课间、午休时聆听劳动的意义。

 升旗仪式

在国旗下讲话环节,安排少先队员代表发言,结合家乡特色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从播种、施肥、浇水到收获,娓娓道来农耕背后的科学知识与传统智慧;也可分享劳动感悟,说说自己在参与校园小菜园种植、班级绿植养护中的收获,让“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在庄严的氛围中深植于心。同时,还可展示队员们拍摄的家乡丰收照片、绘制的农耕主题画作,让升旗仪式成为传递丰收文化的窗口。

主题班队会

设计“丰收里的家乡味”“我是农耕小传人”等特色主题,组织队员们积极交流——展示家乡的丰收习俗,如晒秋、打谷场上的民俗活动;模拟农作物种植流程,用道具演示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分享自己参与田间劳动的手账、视频,在互动讨论中加深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邀请当地的农技人员或老农民走进班队会,现场讲解农耕知识、示范农具使用,让队员们在动手实践与倾听中,切实增强对家乡农耕文化的认同,让丰收故事不仅停留在讲述中,更成为滋养成长的精神养分。

评选“农耕文化传播小使者”
(9.17-9.23) 

校内宣讲活动结束后各学校推选一名宣讲员参加市级丰收节“农耕文化传播小使者”评选活动,既是对校内宣讲成果的总结与升华,也为少先队员搭建了展示自我、传递农耕文化的更高平台。

一、紧扣主题,内容真实。要紧扣丰收节主题、突出劳动与节约,可讲述党的历史片段、身边党员的劳动奉献故事,或自己参与种植、家务劳动的经历,以及节约粮食的具体做法,避免空话、套话。
 二、语言生动,贴合年龄。低年级少先队员可采用儿歌、小故事形式,高年级少先队员可结合案例分析,增强宣讲的趣味性与感染力。
三、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宣讲要充分体现少先队员的朝气与责任感,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各学校可将校内活动照片及视频等其他形式材料在规定推选时间内上报,随后将集中进行宣传报道。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