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作为集服装、小商品、家电等19个专业市场于一体的集群,不仅是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商务部“百家百亿”重点联系市场,更是山东省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这里约16800种商品远销148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展现着“小商品”的大能量。
为响应“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活动号召,切实推动烟台市场采购贸易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中国银行烟台分行主动作为,通过送教上门、减费让利、外汇创新、风险防控等一系列举措,为这一外贸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送教上门,筑牢合规根基—“经常HUI企”精准赋能
在“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的活动框架下,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构建起“多维赋能+精准指导”的服务体系,全方位护航企业高效开展业务。通过“送教上门”实地走访、“专题座谈”互动答疑、编制“流程明白纸”可视化指引等方式,系统化解读货物贸易外汇政策,开展市场采购平台实操培训。针对委托第三方报关出口的特殊收汇场景,更进行专项业务指导,切实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根基,保障资金回笼顺畅。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该行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聚焦汇率波动、跨境结算、物流运输等关键风险点,及时向客户推送风险预警与防控建议,协助企业搭建涵盖事前风险评估、事中动态监测、事后应急处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以“中银护航”的责任担当,为企业在市场采购贸易领域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减费让利,激活企业活力—“经常HUI企”纾困解难
“经常HUI企”,核心在于为企业减负。在日常业务走访中,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敏锐发现,市场采购业务中,众多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商户存在“交易笔数高频、单笔金额碎片化”的特点,传统银行的企业网银汇划手续费、跨境结算费用等,已成为制约企业利润空间的重要因素。
为切实减轻企业运营负担,该行迅速启动专项服务机制,联动总行资源,精准定制“费用减免+汇率优化”组合方案。以某企业为例,在该行支持下,不仅实现约1万元手续费成本压降,还通过结汇汇率加点政策额外获得约15万元汇兑收益。这一系列“中银护航”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外汇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经常HUI企”科技赋能
作为首批外汇展业试点银行,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外汇业务流程再造,为企业“减负”,提升服务体验。此前,部分符合外汇展业条件的市场采购主体虽可享受汇入汇款直入账服务,但受地方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额度管控机制限制——需在收汇前线上提交报关单核销申请,导致直入账便利性难以充分发挥。
为突破这一瓶颈,该行积极探索创新,将自主研发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平台“易采通”与汇入汇款直入账系统深度整合。通过建立数据共享与智能核验机制,实现业务数据实时采集与精准匹配,既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又创新性打通服务断点。如今,商户只需线上提交数据,系统即可自动完成额度核验、信息匹配等操作,实现跨境汇入汇款7×24小时全天候自动入账,不仅显著提升资金到账效率,更彻底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受银行营业时间限制的痛点,让“中银护航”更智能、更高效。
筑牢防线,守护业务安全—“经常HUI企”全线护航
为保障市场采购贸易外汇业务安全高效开展,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构建“事前核验+事后监测”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精准识别与有效防控。
其一,借助“易采通”系统与市场采购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完成市场主体身份核验。系统内置的智能风控模型可自动验证企业备案信息、经营资质等关键数据,对非A类名录主体自动预警,从源头规避不合规交易。
其二,通过与市场采购系统的数据交互,核实企业海关出口信息,有效防范交易信息重复使用、虚假报关等异常行为,确保业务真实性。
其三,建立事后监测机制,利用外汇展业事后监测体系及模型,通过异常交易阈值、风险特征标签等多维度指标,精准捕捉可疑线索,并联动人工核查,全方位筑牢风险防线,以“中银护航”的坚实保障,守护企业业务安全。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将持续深化“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活动内涵,聚焦市场采购贸易领域,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精准洞察客户需求,打造定制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在汇率避险、小微企业信贷等方面加强支持,推动金融服务与外贸新业态深度融合,助力“小商品”跨越国界,为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