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玲珑镇横掌姜家村:党建领航振兴路 “四化融合”绘新篇

金都招远 2025-09-08 10:50

招远市玲珑镇横掌姜家村共有村民292户、人口580人,党员42名。近年来,横掌姜家村党支部以抓党建促发展为引领,通过“四化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荣获“烟台市干事创业红旗村”“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组织融合  筑牢战斗堡垒

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融合力量强。横掌姜家村党支部坚持组织统领促融合,通过实行分工责任制、提升办公场所、打破人才使用范围等方式,促进村庄发展。一是实行委员分工负责制。将村级事务划分为党组织建设、村级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四大类,委员根据职责分工主动申领,结合“五星联创”工程进行打分评定20余次,从过去“各扫门前雪”,到现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实现了村干部队伍从“形合”到“心合”的转变。二是实现办公场所提升。多方筹措资金,将原占地1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提升为占地1000平方米的阵地场所,升级打造了党员活动室、“灯塔”书屋、文化大舞台等功能室。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新农人培训12场、老年人义诊服务9次、送戏下乡活动32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对党支部的认同明显增强。三是打破人才使用范围。广泛动员生产型、经营型和技能带动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在外能人共同为村民致富、村庄治理赋能,不断充实了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党支部的决策能力和治理水平。

 

治理融合  打通神经末梢

乡村治理像绣花,一针一线见功夫。横掌姜家村党支部聚焦共建共治促融合,通过大事共商、网格治理、村民共治等方式推进治理融合,带动群众民心融合、感情融合。一是规范制度运行。建立“一周一例会、一季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和重大事项议事协调机制,已举办“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20余次、重大事项议事会议8次。二是深化网格治理。打破一村一网格的管理格局,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将村庄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覆盖40余户村民,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治理架构。三是坚持村民共治。设立“积分兑换商店”,村民通过参与矛盾调解、防火值班、卫生环境整治等活动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组织村民志愿服务600余人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服务融合  凝聚民心民意

服务到家暖人心,群众满意是根本。横掌姜家村党支部坚持以服务联享实现人心凝聚,通过大力推动服务下沉、紧抓民生实事、创新服务内容等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公共服务。一是深化公共服务下沉。横掌姜家村党支部将山东省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10项常办业务下沉至村内党群服务中心,每日安排1名党员为村民提供全程代办和网办指导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办理惠民业务502件次,减少群众往返镇政府、融合发展区2000余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紧抓急难愁盼实事。围绕民生服务等领域建立“需求清单”,给村民的需求“把脉问诊”,完成了污水管道修建、村内主干道修缮等6件为民服务事项,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创新共享服务机制。依托产业共建项目集体经济收入,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需求,规划多处优质服务场所,组织离任村干部、退休教师、后备人才陪伴孩子读书学习、课外活动。

 

产业融合  激活源头活水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横掌姜家村党支部聚焦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快速整合“三资”、引进人才力量、规范合作运营,推动村庄增收致富。一是整合“三资”要素。村党支部对村内“三资”进行起底盘点,清点闲置土地、空闲厂房仓库等3处,流转土地100亩,将“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保障了产业共建项目顺利引进实施。二是引进人才力量。组织开展“同叙乡情、共话发展”活动,多次邀请在外能人回乡洽谈,成功引进“袁世鲜生”田园综合体项目。三是规范合作运营。产业项目确定了“项目订单分享+党支部统筹分派+村民租赁承接+产品统一销售”模式,带动26名村民务工就业,人均年增收1.6万元,村集体平均增收8万元。

如今的横掌姜家村,党建阵地服务优,环境整治有成效,产业基地连成片,邻里和睦笑开颜。横掌姜家村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奋进答卷。(招远党建)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