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把物资送到前线!这是我们当时唯一的念头……”初秋的招远市丽湖学校礼堂内,抗战老兵姜丛先的一句话,瞬间让喧闹的现场安静下来。
操场上,鲜艳的红领巾与展板上的英雄画像交相辉映;礼堂里,老兵的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将在场师生与家长的思绪,拉回了那段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这场以“铭记・传承・奋进”为主题的“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就此拉开帷幕,将滚烫的家国情怀注入每个人心中,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本次活动由招远市委宣传部、教体局、烈士陵园联合主办,温泉街道承办,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行走的思政课”。

活动伊始,身着整洁校服的学生宣讲员们率先登场,他们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高原汽车兵》《不朽的丰碑》等英雄事迹。当讲到战士们为守护物资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片段时,小宣讲员眼中闪烁的泪光,让红色故事从泛黄的文字中走出,变得可感、可触、可共情,在场听众无不被这份纯粹的敬意打动。

最令人动容的环节,便是姜丛先的现场分享。他身着朴素,胸前佩戴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平静的声音里蕴藏着穿越岁月的力量。从奔赴前线时的坚定信念,到提及队友误踩地雷被炸断腿、众人用树枝简单固定伤口便含泪继续运送物资的生死考验,再到战友间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为守护国家领土完整浴血奋战的决心,姜丛先用亲身经历勾勒出老一辈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每一个细节都直抵人心,现场掌声一次次响起,那是师生们对英雄最真挚的敬意与感动。

“姜爷爷,这是我们画的‘抗战胜利80周年’手抄报,上面画的就是您这样的英雄!”活动现场,几名学生代表捧着亲手制作的手抄报和字画,踮起脚尖为姜丛先佩戴红领巾。姜丛先轻轻抚摸着红领巾,眼中满是欣慰:“看到你们这么小就知道铭记历史,我就放心了。红色江山,以后就靠你们守护!”简单的对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真谛——从“红领巾”到“老兵”,从“被守护”到“勇担当”,红色血脉在这一刻完成了温暖的交接。


操场上的武器装备展示与体验环节,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国防力量,更深刻地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意义。在教官的指导下,学生们轻轻触摸模拟枪械、手榴弹等装备,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我国军事科技从落后到领先的发展历程。“以前战士们用的枪很笨重,现在我们的装备这么先进,都是前辈们奋斗出来的!”六年级学生王泽宇的感慨道出了孩子们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思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兴。此次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是招远市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招远市始终将红色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让青少年在听故事、学历史、亲身体验中,真正明白“红色基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从小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