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一人住院、全家奔波”已基本成为常态。为响应国家号召,改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切实解决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的陪护难题,烟台山医院率先以系统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免陪照护”病房交出破局答卷。自2024年7月起,医院在东院脊柱外二科、创伤一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北院康复医学科、关节外科及南院骨科等重点科室,全面推行“免陪照护”服务模式。目前已申报国家级免陪照护病房试点医院。
医院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照护机构深度合作,构建“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四级管理体系。医疗护理员进入医院前,均通过岗前培训、进行执业备案且健康体检合格;进入医院后,实行标准化岗前培训及持续考核,建立起涵盖准入、培训、监管、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
在医护一体化团队中,医疗护理员作为重要成员,与医护团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及功能锻炼。双方建立联席沟通机制,医疗护理员参与日常查房,动态掌握患者情况,医护告知照护重点及注意事项,确保医疗护理计划与生活照护需求无缝衔接;针对复杂病例共同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实现全程化、专业化、人性化的高品质整合照护。

定期进行医疗护理员专业化培训△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了解、知晓并受益于免陪照护服务,医院多维度发力,录制宣传视频,通过门诊导览、围术期宣教、医疗护理员入院主动服务等多渠道立体宣传,让患者与家属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
医院聚焦患者多样化照护需求,持续拓展服务内涵,包含小组循环制、日间照护、夜间照护、专业陪检等多种照护模式,切实减轻家庭照护负担,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温馨的全流程医疗体验。构建起系统化、人性化的“免陪照护”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围术期套餐”,实现手术前后无缝衔接。术前,医疗护理员基于患者对术前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开展个性化强化指导,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与焦虑;术后,全面推行“小组循环制”照护模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疼痛、管理引流等情况,并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同时,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持续给予情绪疏导与安慰支持,全方位助力患者加速康复。

医疗护理员为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在“免陪照护”模式下,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均由专业照护团队统一、高效完成,家属无需奔波劳顿,可安心工作生活。
失能老人刘爷爷因脑卒中长期卧床,子女因工作无法全程陪护。通过“免陪照护”服务,医疗护理员不仅精细化完成翻身等护理,还协助康复师开展康复训练,显著改善了刘爷爷的生活质量。子女感动地表示:“专业照护让父亲有尊严,也让我们家属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82岁的张奶奶因骨折术后恢复差,有认知障碍长期卧床,此前保姆护理不专业让子女揪心。通过“免陪照护”服务,专业护理员按时清洁翻身,每日陪聊,还随时向子女反馈情况,一段时间后张奶奶没生压疮,而且能渐渐支撑身体,女儿感动说:“还是专业照护让我们更放心,感谢护理员的用心照顾!”
“免陪照护”的持续推进,有效破解“家属陪护难”的困局,且收费规范,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有效消除了“黑护工”的隐患,促进照护团队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照护能力。

收获患者及家属广泛赞誉△
下步,医院将持续以保障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医疗护理员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抓手,不断夯实“免陪照护”服务基础,把这一惠及民生、提升体验的成功模式,稳步推广至更多临床科室,让每一位选择烟台山医院的患者,都能享受到专业、贴心、安心的照护支持。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