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盘活的智慧、治理创新的活力、基层守望的温情——在莱山,共建共治共享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众建微治·金点子汇”专栏将深入社区一线,聚焦党建引领下的创新治理“金点子”,定格社区建设的温暖图景,记录社区工作队伍躬身笃行的身影。透过“众建微治·金点子汇”,邀您:见证莱山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感受基层创新的蓬勃脉动,共享惠民发展的温暖成果。
近日,黄海路街道华润社区迎来一场特殊的“政协”模拟会——42名平均年龄仅10岁的小代表围绕“社区微更新”议题展开激烈辩论。短短两小时,《管道井安全防护指南》《银龄陪伴计划》等6项提案现场“立案”,社区当场拍板:10天内给出可行性答复。这项由儿童全程主导的社区治理项目,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娃娃议事会”。

“没想到孩子比我们看得还细”
“垃圾分类不明确、路灯不亮、爷爷奶奶没人陪,这些问题我们全记下来了!”“小代表”王同学举着厚厚一沓调研报告,声音稚嫩却底气十足。报告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出自她和小伙伴之手。

带队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项目启动后,孩子们用“CityWalk”城市探索模式,手绘出一张“儿童版”社区资源地图,24处重点区域、32个公共服务点位一目了然。“他们甚至发现了一处被大人忽略的管道井隐患,让我们大吃一惊。”
“孩子提议、家长响应、社区行动”
“过去社区开会,来的是家长,声音却传不到孩子耳朵里。”社区工作人员坦言,辖区内28.4%的常住人口是儿童,但治理方案常常“童意”缺位。如今,社区创新设立“社区树洞”线上平台,孩子们匿名投递建议,再经民主票选形成提案。今年暑假,6支“童治先锋”队伍应运而生:垃圾分类宣讲队用“垃圾旅行棋”游戏让居民们现场闯关;彩绘井盖美化组让灰扑扑的井盖“穿上”卡通外衣;网格巡查志愿团则由“小管家”带队,与家长、社区“三方联动”,让居民的“烦心事”都变成了“舒心事”。
“成长存折”存下的是成就感
下午4点,社区活动室传来阵阵笑声。“红领巾成长计划”课程又开课啦!孩子们围坐在工匠师傅身边,学做油纸伞。每完成一项实践,老师就会在他们的“成长存折”上盖下一枚“小主人勋章”积分章。“攒够一定分数就能兑换奖品!”9岁的李同学兴奋展示存折上的“战绩”。家长王艳感触颇深:“以前孩子放学就宅家,现在主动拉着我们参加志愿活动。大人小孩都成了社区的一分子。”
儿童参与社区治理,不是“过家家”,而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切口。华润社区通过“儿童倡议—家庭响应—社区行动”的闭环设计,让儿童从“被服务者”转变为“共治者”。当孩子发现声音被重视,责任感便自然生长,也为莱山区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全新的启示,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