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栖霞市以“暖心工程”为抓手,在城市管理和服务执法工作中,把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真真切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民生工程顺民意、暖民心

△7月30日,栖霞市腾飞桥正式开放通车,有效缓解周边路网通行压力,为市民群众日常出行、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

今年以来,栖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城市建设与治理,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提升了城市载体功能、改善了城市面貌,惠及更多群众。“加速跑”跑出“新效能”。坚持“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高标准、高质量开展10大工程建设。“微改造”改出“新景观”。积极盘活边角地,在滨河路与振兴路交叉路口打造一处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改造全民健身中心西侧6000平方米荒芜地块,种植草坪、树木,让“碍眼地块”变成“亮眼景色”。“小拓宽”拓出“新空间”。科学设置22座城区公厕,让群众“找得到、用得上、体验好”。白洋河两岸新规划的4座公厕,目前已完成基层土建。
以精细服务纾民忧、畅民心

△ 清晨7点,文化路“街长”吴光磊巡查时发现一处空中飞线,立刻用手机拍下发送至工作群,同时与市政养护中心联系。半个小时后,相关工作人员抵达现场开展清理整治。

抓牢机制创新“关键引擎”,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径,坚持优化管理模式,于细微处下功夫,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创新赋能市容提质。制定出台《城镇管理“街长制”工作方案》,创新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构建四级责任体系,落实“延时执勤”“定岗定人”,整治违规问题10000多个,有力规范了城市秩序。持续攻坚破除乱网。加强城区主次干道架空线缆、废旧灯杆整治,美化文化路强弱电箱及可利用墙体,累计迁改强弱电线路30多万米、清除废线20多万米、拆除线杆200多根,美化电箱及墙体30多处,实现“线清、杆合、箱美”。畅通渠道倾听民声。畅通民意反馈渠道,通过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开通“随手拍”APP、建立“12345·相约星期二”接待日等形式,年均处置事件13000多条、热线案件6000多件,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以平安守护筑民信、安民心

△“大妈,你家的燃气胶管出现漏气现象,我们给你免费换一条新的,这样您可以放心使用燃气了。”这一温馨画面发生在亭口镇马家窑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更换燃气配件活动现场。

聚焦燃气、防汛等民生重点问题,多措并举持续抓好各项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安全无忧。拧紧燃气“安全阀”。督导燃气企业开展用气场所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完成老旧小区5000多户管道改造、3930块物联表更换及1000多只老旧钢瓶置换,免费上门为500多名60岁以上用户更换燃气配件,切实做到守护“瓶”安、防患未“燃”。扎牢脚下“安全网”。开展迎宾路窨井盖更换养护行动,实施“手术式”精准开挖,将300多个井盖升级为“静音防震款”,其余路段正在有序推进,推动“响声连连”到“脚下无忧”转变。筑牢防汛“安全墙”。拉网式排查市政道路、桥梁等关键部位,足量储备防汛物资,配备防汛应急抢险队员300多人,严格执行24小时响应机制,构建起“排查—预警—处置”全链条防控体系,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下步,栖霞市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深化精细管理,抓牢安全生产底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承诺,以扎实成效筑牢城市治理温暖底色。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