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爷爷的“斜杠人生”!87岁,正是闯的年纪!

花开莱州 2025-08-22 10:25

  “我爱看书、爱讲课、爱写诗,

  分享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87岁刘德斌的“银龄生活多姿多彩

  在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光安社区,提起刘德斌老人,邻居们总会露出温暖的笑容。这位87岁老人,是大家公认的“积极分子”:爱看书、爱聊天、爱讲课,总也闲不住。他的快乐,深深根植于“学习”这件事。而他学到的知识,又通过手中的笔和脚下的讲台,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社区居民和更多的人,分享知识和正能量。

  坐石凳听唠嗑

  写出千首诗和剧本

  在光安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刘德斌老人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书页已被摩挲得微微卷边。这是他案头常备的书籍之一,被他视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指南”和思想源泉。

  “学习没有止境!”这句话从老人口中说出,带着岁月沉淀的笃定与热忱。他坚信,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广泛涉猎社会百态,主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群,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积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成为点亮灵感的火花。

  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实践,直接催生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创作了一部构思精巧的古风文言剧本、一部贴近生活的现代题材作品,还写了近1000首诗歌,这正是源于他长期对社会深入肌理的观察与人生百态的体悟。

  刘德斌的学习天地远不止于四壁之间。他喜欢散步,更会被三五成群、谈天说地的老人所吸引。“听他们七言八语、天南海北地聊,从国家大事、政府新政,到街坊邻里的家长里短、孩子们的成长烦恼,没有固定的主题,自由畅快。”老人微笑着说,“这种最原生态、最接地气的交流,是观察社会、汲取鲜活素材的绝佳窗口,特别好。”这些来自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创作的灵感之泉。

  给孩子们讲

  “用得着”的法律课

  对于刘德斌而言,学习的终极价值和最深层的快乐,在于将所得转化为力量,去分享、去奉献、去影响他人。他深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这九个字沉甸甸的分量,只要身体尚可、思维清晰、口齿能言,就绝不甘心颐养天年,而是竭尽全力贡献余热。

  近年来,他将满腔热情和大量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田野上。面对学生群体,他的法治课极具特色——不讲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专攻“适用法”。

  刘德斌深谙教学之道,从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切入。刘德斌的课堂语言质朴,案例贴近孩子生活,道理深入浅出,极具亲和力与说服力,常常赢得真诚热烈的掌声。“听到掌声,我打心眼里高兴!”刘德斌说,“只要我的付出能在社会上激起一点回响,对老师工作有所支持,对孩子成长有所启发,就值了。”

  刘德斌老人以笔写心,在光安社区、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用知识和行动持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书写“学海乐作舟,余热化彩霞”的人生华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