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港城,海风裹挟着消费的热浪扑面而来。
27.6亿元消费活力迸发、5.2亿元真金补贴落地、7万台家电更新、2.4万辆汽车焕新……2024年芝罘区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以来,这组跃动的数字,彰显着消费市场的强劲回暖,映照着民生福祉的持续攀升,更见证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
落地政策 实惠入千家万户
“家里的老空调,用了十几年,费电又费钱。这次换新,省了小两千,很划算!”在振华商厦家电区,市民王女士刚购买了新空调。导购员史翠红介绍,这台标有“政府补贴”标识的一级能效冰箱,政府直接补贴20%。
这样的家电,如今在芝罘区的家电卖场随处可见。

2025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山东省实施方案紧随其后,层层部署为地方行动指明方向。芝罘区敏锐把握机遇,迅速打出“扩围+联动”的“组合拳”。
2025年,芝罘区以旧换新活动覆盖品类从最初的家电、汽车,拓展至3C、家装等12个大类。洗碗机、净水器等新兴家电被纳入,政策红利精准覆盖至更多生活场景。芝罘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活动,目前,振华家电、苏宁易购、鑫金源、宝通通信等153家电销售企业、63家3C产品销售企业、190家家装焕新企业及16家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成功申报活动,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活动格局,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

政策并非“单打独斗”,金融协同破冰,让换新门槛更低更活。振华电器商厦店推出一卡通多倍积分抵现、套购好礼相赠,联合十余家银行推出零息分期付款等活动,有效减轻了消费者的即时支付压力,让“焕新”决策少了后顾之忧。
做加减法 服务触手可及
政策的生命力,终究植根于群众的获得感。芝罘区善做“加减法”,精准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让政策暖意直抵民心。
流程做“减法”,体验做“加法”。自2025年1月25日至12月31日,市民可依托“建行生活”APP和实现线上领券、线下核销,让指尖轻点即可完成操作。“带着旧冰箱照片到柜台,3分钟就核定了折价。儿子手机领券直接抵扣,送货上门一条龙,省心又省力!”市民张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好政策需要“真落地”。芝罘区商务局建立“线上初审+线下复核”双轨审核机制,累计严审企业400余家,对46家不合规企业亮起“红灯”,还引入银行支付数据比对,对高频次申补行为自动预警,月均20余人次专项检查,确保每一分补贴都精准、安全地惠及百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则全天候在线,成为消费者坚实的后盾,及时响应诉求,化解疑虑,让每一次“焕新”都安心无忧。

为了让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五进”专项行动(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全面铺开,政策咨询点设到了居民楼下、展会现场。三联家电组织人员深入社区答疑解惑,海尔智家等企业主动开展“家电焕新万里行”,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政策信息与服务真正触手可及。
焕新理念 生活向“绿”行
在振华商厦,一级能效标识已成为销售主角——高达87.6%的节能家电销售占比,无声宣告着市民消费观的质变升级:“好不好”超越“有没有”,正成为换新的首要标尺。
“高补贴向一级、二级能效产品倾斜,顾客自然更倾向选择更智能、更环保的家电。”振华商厦经理初伟伟认为,环保理念已沉淀为消费主流。

“焕新”并非终点,理念升级催动着产业向深处延伸。芝罘区着眼全链条,积极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回收—拆解—再利用”的绿色闭环。政策助力下,专业拆解产能正在加快培育,目标是将废旧汽车、动力电池等物资“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这场围绕“旧”与“新”的接力,正推动着绿色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当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血脉,社区便成了最生动的实践场。芝罘区将“焕新”理念从产品、产业延伸至人居单元,把绿色低碳社区的宏观政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实践: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安装LED太阳能庭院灯、升级外墙保温层;社区服务中心用回收废旧物品替代清理楼道杂物,引导居民参与资源循环;推广节能家电、节水器具进家庭,让绿色消费习惯在“家门口”养成;利用社区空间打造口袋公园、见缝插绿,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一个个社区的“绿色焕新”,正成为芝罘区践行大战略、服务大民生的坚实落脚点。

一台空调的更新换代,省下的是家庭开支,提升的是生活品质;一辆汽车的绿色置换,淘汰的是老旧排放,拥抱的是清新未来。
政策有力度,市场方有热度;服务有温度,民心才有暖度。芝罘区这场围绕“旧”与“新”的接力,远不止于消费数据的跃升,还“焕”出万家灯火里的舒心笑容,让政策红利化作市民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焕”出绿色低碳的消费主流与产业新机,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融入每一次精打细算的换新选择;更“焕”出全时全域、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场景。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