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二期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烟台市总工会坚持数智赋能 全力推动“四大竞赛”提质增效》成功入选。

烟台市总工会精准把握劳动、技能、创新和安全竞赛特点和规律,打破传统行政督导推进竞赛方式,坚持数智化推进“鲁兴杯”“鲁工杯”“鲁新杯”“鲁安杯”四大竞赛,构建起“全域化、全融合、全链条、全场景”竞赛模式,为各级工会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路径。

实时录入竞赛云平台:创新“互联网+竞赛”评价模式,打造“劳动竞赛全域管理云平台”,实时将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领导机构、量化指标等一系列数据录入云平台,形成竞赛立项审批、阶段总结、年终表扬全流程跟踪模式。
“总分总”流程推进竞赛:由市区两级工会制定年度总体竞赛方案,各参赛企业细化到每一个车间班组,年终由市区两级工会统一表扬,实现横向贯通、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去年以来,42.7万人次职工参赛,参与率比往年提升30%。
摸清产业人才“四张清单”:与人社、产业链办等沟通,形成主导产业急需人才清单、上级工会技能大赛清单、职业院校优势专业清单、职能部门产业服务清单“四张清单”。
建立赛训一体数据库:年初发布工会主导技能大赛目录,建立了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竞赛项目、培训提升相融合的竞赛模式。去年以来,26人勇夺全国一等奖,108人荣获全省一等奖,20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万多人次通过竞赛实现技能等级提升。
动态调整竞赛工种:每年根据基层需要,组织不少于10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先后圆满承办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化工和医药行业班组等国家级竞赛7场、省级大赛21场,全总领导先后两次到烟台调研指导。
线上无缝对接:启动“益企行”创新攻关小程序,由企业通过小程序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平台根据各类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成果转化等服务。

线下分层推进:分别由市创新创效基地、大企业联盟和基层工会三级牵头,分产业分赛道开展创新竞赛,通过多层级平台让创新竞赛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去年以来,共完成跨域技术革新近20万项,有效助力创新型企业爆发式增长。
创新AI实景竞赛:以工厂车间、仓库、建筑工地、物流运输地等常见场所为背景,通过AI生成隐患图片,职工在虚拟场景中比拼隐患排查水平,寓教于乐提升安全技能。

建立“动态”题库:以专家编写的静态题库为基础,同步吸收基层发现的即时隐患作为补充,实现静态题库与动态题库相结合,题库内容即时更新。
职工实时参与出题:由劳模工匠、一线职工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最新隐患,自主提供隐患排查点,上传系统。一线职工既是答题人、又是出题人,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
经验启示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