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服务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改革工作为起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个聚焦”要求,系统谋划、融合推进,出台了一系列过硬举措、过实做法,取得显著成效,助力了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激发全市各级各部门改革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交流学习、交流提升、交流蝶变,陆续选取各区片、部门单位的经验做法,今天刊发第四期。
东部牙山山系区片深入贯彻栖霞市委、市政府服务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改革工作要求,立足生态环境优势,锚定“创品牌、树高端”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思路、抓重点,强示范、聚合力,不断完善苹果产业体系、优化全产业链格局,为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聚力苹果生产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示范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以点带面提升区片整体管理水平、生产效益。
坚持品种优化。引进明月、瑞雪、瑞香红等优良苹果品种,新建成方连片50亩以上的新品种示范园7处、面积640亩,展示优良特性、经济效益,辐射带动区片果农发展新品种和适度规模化经营。
坚持智慧增效。桃村镇建成132亩山地现代化种植示范园,安装轨道1700米,配备运输车、智能遥控除草机、智能遥控打药机器人等设备,创新探索实施山地苹果省力化管理模式。亭口镇打造220亩现代苹果数字化标杆实践园,通过建设智慧云端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果园光照、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干湿度、pH值、氮磷钾含量等数据,推动果园精准精细高效管理。
坚持技术赋能。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等深化合作,建立3处试验基地,试种福星、福九红、青砧一号等10个新品种品系。邀请果业专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18次,培训果农1400余人,有效带动苹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服务升级。全面推进“双社联动”,在亭口镇一滴水联合社设立为农服务中心,辐射34个村,极大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桃村镇宏达集团会同市联社规划建设占地130亩,集农资、农机销售,测土配肥、植保作业以及农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农资集配中心,提供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正有序推进产品初选、展销厅装修等工作。

聚力苹果深加工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建设和扶持深加工项目,持续完善全产业链条。
聚力项目引进建设。亭口镇引进烟台苹果酒产业基地、华夏智联农产品深加工和隆鑫果品精选加工3个苹果深加工项目,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其中,华夏智联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新厂房建设已完工,新购置3条生产线设备,改造厂房3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毕,投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烟台苹果酒产业基地项目办公楼和厂房主体均已完工,预计年底可投产,投产后年可生产苹果酒1万吨。隆鑫精选果品加工项目新建果品加工车间一处,新上苹果包装、分拣流水线设备1套,预计年底可投产,年可分拣苹果120万吨。
聚力新项目开发。亭口镇指导华夏智联农业吸引投资,计划新上库迪咖啡果汁项目,建设大型智能果汁工厂和1000亩的现代化有机苹果种植基地,达产后年可处理苹果8万吨。桃村镇指导扶持百利好食品技术研发、技改扩能,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投资高端超高压冷杀菌HPP果汁生产线项目,建设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预计年可加工300吨高档果汁,能有效带动标准化、订单化种植,促进果农增收。

聚力苹果销售、品牌建设,积极参加、组织各类苹果推介、电商直播活动,持续扩大苹果影响力、竞争力。
着力拓宽销售渠道。桃村镇创新实施“电商+直播+AI”服务品牌,聘请专业第三方公司,搭建共享直播间3个,组织电商职业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800余人次;打造“陈家庄-王兰香”“新农人小桃”等粉丝量破千的抖音账号,制作助农短视频55期,开展助农直播78场。庙后镇积极推动党委领办合作社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利用后许家村旅游、红色文化、主题壁画等特色资源优势,助推苹果及特色农产品销售。
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唐家泊镇新增牙山映弘、牙山映月等6个“牙山果园”子品牌,参加2025年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浙江专场暨精品品牌四季行等5场苹果推介、销售活动,启动实施“苹果花开·奔‘唐’而来”摄影大赛暨2025苹果品牌云推计划,持续加大苹果宣传推介力度。亭口镇注册“一滴水生态农业”品牌标识,通过一滴水联合社整合农户土地,组织标准化生产,共覆盖8个村、124户群众,主打发展生态农业和高端优质苹果,线下入驻超市和市场,线上开展直播带货,每斤均以高于市场价0.1-0.2元的价格收购,实现以品牌建设助推苹果增值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