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最讲信用”的道路运输行业 | “改革攻坚看招远”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

金都招远 2025-08-14 15:50

8月14日,招远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攻坚看招远”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市交通运输局打造“最讲信用”的道路运输行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招远市交通运输局以入选全省第三批“信用交通县”试点建设名单为契机,将信用交通建设贯穿于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人员全生命周期,积极探索“信用+”增值服务应用场景,全力打造“最讲信用”的道路运输行业。2025年,招远市获评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信用交通县(市、区)”建设典型单位,相关经验做法先后在“信用中国”等省级以上平台刊发推广10余次,构建起以诚立业、向信而行的信用交通体系。

聚焦“信用+服务”
惠民便企优化营商环境 

突出“守信受益”理念,推出“承诺即办、标杆领跑、激励直达”三大信用服务。一是构建信用承诺审批机制。推行“信快办”与“信即办”,为信用等级高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容缺受理、快速办理等服务,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累计服务3000余次。二是健全信用示范评选机制。制定评选方案,举办6场专题培训,推选出“诚信个人”7名、“诚信企业”2家,多渠道广泛宣传,释放信用“红利”。三是建立信用正向激励机制。推出“信易+维修”“信易+驾培”等场景,在维修、驾培、出租车等领域质量信誉考核高的企业,可享受车辆免费检查、车险优惠、年审优先等政策,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3000余元。

 聚焦“信用+修复”
 助企纾困重塑发展动能 

围绕“失信救济”,打造“事前告知—事中指导—事后修复”全链条机制。一是制度先行,筑牢信用修复“基石”。依托招远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650余条“好差评”信息,明确2大类6项可修复失信行为清单;建立“三书同达”机制,在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累计送达“三书”10份。二是双轨联动,畅通修复帮扶“渠道”。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指导模式,线下培训30余人,解答疑问120余次;线上远程协助9家企业完成修复10条,推送资源30余次。三是跨域协同,打通异地修复“堵点”。与企业受罚地交通运输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实现结果互认、信息共享,申请人线上提交资料,0.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修复,目前已完成异地修复10件。

 聚焦“信用+监督”
 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 

创新打造“分级管控+协同治理+阳光政务”三位一体监管体系。一是分级施策提质效。制定分级分类监管标准,综合考虑企业过往信用记录、风险监测数据,将企业划分为AA、A、B、C、D五个信用等级,在检查频次、政策扶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二是协同联动强监管。组建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监管队伍,制定12项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定期联合执法,目前已对30起违法行为从轻或免予处罚,2起行为列入“信用黑名单”。三是阳光政务促公开。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行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制度,全面梳理归集相关信息、制作公示台账,累计“双公示”行政许可6条、行政处罚878条,为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市交通运输局在“信用+服务”中推出了多项激励措施,这些措施如何能确保精准惠及真正守信的主体,避免出现激励错位的情况?

发言人:我市通过多维度机制确保激励精准性。首先,建立明确的信用门槛。以量化指标划定受益范围,比如,驾培领域限定质量信誉考核为AA级且得分800以上的企业才能享受保费优惠;维修领域仅AAA级企业的营运车辆可获免费维修保养,从源头避免不符合条件的主体混入。

其次,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将企业承诺内容、履约情况全流程纳入信用档案,作为后续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一旦出现失信行为,立即调整或取消其激励资格,形成“守信得激励、失信即退出”的闭环。

此外,通过4次信用专题培训和公开评选标准,让企业清晰知晓守信条件,同时以“诚信经营示范企业”“诚信教练员”等评选为导向,结合宣传彩页、LED屏展示等方式强化社会监督,确保激励措施与主体信用状况紧密挂钩。

目前,相关措施已精准为守信企业节省费用超过1万元,未出现激励错位情况。

记者“信用+监管”中的差异化监管具体如何实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发言人:我市的差异化监管基于企业信用等级(AA、A、B、C、D五级)分层施策。对信用等级高的AA、A级企业,减少检查频次,侧重正向激励,降低对其正常经营的干扰;对B级企业实施常规监管,保持适度检查力度;对信用风险较高的C、D级企业,加大抽查频次,强化重点监管。

同时,依托道路运政管理平台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实时推送车辆动态数据,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对存在超期未接入系统、维护信息未更新等隐患的企业及时预警,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

此外,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对初次轻微违法的涉路行为从轻或免予处罚,目前已实施11件不予处罚案件。

目前,我市重点领域9家企业中无C、D级及失信企业,一般行业769家企业中失信企业为0,交通违章比例降至3.5%,既节约了监管资源,又倒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了监管效能与行业发展的双赢。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