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烟台人才周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启动

烟海e家 2025-08-13 07:09

▲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摄

院士大咖云集,智慧火花碰撞;政策放权赋能,真金白银护航;项目揭榜挂帅,产才深度融合……8月12日,2025烟台人才周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开幕。

烟台这片热土,珍视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份才华。透过这场以人才为名的盛会,更多人看到了烟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与胸怀,感受到了这里“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烟台也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请——与烟台携手,一道深耕产业蓝海、点亮创新之光、共赢美好未来。

院士云集,山海之城迎来最强“智囊团”

这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备受瞩目。

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桥、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友明、英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刘学峰等十余位中外院士领衔,80余所高校代表、200余位专家人才济济一堂,共商人才发展大计、共话创新创业梦想。

烟台的人才环境也获得了院士专家和高校代表的点赞。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载体。航空航天产业是烟台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王桥院士在致辞中为烟台的航空航天产业点赞。烟台拥有中国国内唯一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具备“固液兼容、一周两发”发射能力,正在布局海上发射、星箭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全产业链,争创国家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基地。王桥院士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烟台对人才的渴求与礼遇,是城市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其迈向未来的最强底气。”他说。

放权赋能,送上诚意满满的“引才礼包”

“顶尖人才实行政策定制支持”“‘人才飞地’政策突破地域限制”……活动现场,《烟台市人才放权赋能改革“十条政策措施”》的发布引发阵阵掌声。政策宣传片中,一个个暖心场景生动诠释着“人因城而聚,城因才而兴”的深刻内涵。

烟台试点推行企业认定、市场认可、行业认同、政府认账的政策扶持机制十条措施,表明了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态度。其中,对顶尖人才实行政策定制支持,16条产业链头部企业拟引进院士团队的,赋予“一事一议”政策定制权,企业可自主定制支持政策;对企业在省外设立的人才飞地,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博士,可视同在烟工作,享受烟台市青年人才生活补贴政策,在烟新购商品住房的,可继续享受烟台市青年人才购房补贴政策。

兑现政策奖励则彰显了烟台引才的诚意。烟台市在省内率先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双百计划”,同时推行省级以上领军人才综合配套扶持政策,为各类领军人才在烟台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启动仪式上,产业领军人才代表、省级领军人才代表、国家级领军人才代表依次登台领奖,现场观众以热烈掌声为他们献上最高礼遇和最深敬意。

发榜签约,产才融合激活一池春水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烟台积极探索的“揭榜挂帅”引才机制,构建起了关键技术攻关体系,激活了产才融合的一池春水。

烟台市科技局局长李杰现场发布烟台市“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涵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

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姜瑞发布了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需求榜单,共需求各类高层次人才841人,其中,海内外博士561人,博士后200人,产业领军人才64人,实验室与企业共引共用博士16人,涵盖多个层次与领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度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聚焦烟台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推出12家骨干企业64个高端岗位,面向全球招揽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将获得最高400万元的综合资助,年薪最高可达70万元。

签约环节高潮迭起。天津大学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中国药科大学与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签约、华东理工大学与道恩集团有限公司签约……10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10位顶尖人才加盟,是“产才融合·赋能发展”的最好实践。

“我们愿以一座城市的真诚,为您的发展提供最强助力,让大家在仙境海岸纵享最美人生,在品重烟台成就最好事业,共同书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精彩华章。”会场内外,烟台致参会专家人才的一封信被广泛传阅。这座城市带着满满的诚意,与人才一道奔跑在逐梦路上。

YMG全媒体记者 夏丹 杨春娜 实习生 米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