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雷乡·海阳英雄故事⑤ | “胶东民兵英雄”赵同伦

海阳发布 2025-08-12 09:2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阳发布特别推出“红耀雷乡·海阳英雄故事”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海阳的革命历史长河,探寻那些被岁月铭记的英雄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让海阳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

本期将带您走近“胶东民兵英雄”赵同伦,看这位民兵队长如何带领民兵巧布地雷阵,包打盆子山……

胶东民兵英雄——赵同伦

赵同伦(1921-2000),海阳市行村镇赵疃村人,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赵疃村民兵队长,他带领民兵多次巧布地雷阵,参战百余次,战绩显著。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胶东民兵英雄”称号。解放后,曾任海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县财贸办主任等职。

包打盆子山

 盆子山区,是行村东北部孙家夼、文山后、夼里、赵疃一带山区的总称。1945年5月7日,日寇由青岛纠集了千余兵力,对盆子山区进行“扫荡”。敌人残酷地推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妄图一举消灭我民众抗日武装力量,控制海阳、莱阳沿海区域,以达到长期占据青岛的目的。

为粉碎日寇的扫荡计划,赵疃的民兵们和敌人展开激烈斗争,民兵队长赵同伦喊出了“包打盆子山”的口号。6月26日晚,赵同伦领着几个民兵,带着5个地雷摸上盆子山,在敌人白天挖好的掩体坑内埋设地雷。赵同伦又发现一个风匣,拉开上盖一看,里面还藏着铁锤和钻子,旁边还砌着一座小烘炉,这原来是敌人挖掩体时淬钻子的地方,赵同伦把一个地雷下进了风匣,雷弦挂在风匣的拉手上,布置妥当后,他和民兵们高兴地下了山。

第二天,太阳刚出来,日军上山准备动工挖掩体,当他们到风匣里去拿工具时,拉响了地雷,一声巨响,4个鬼子被抛向天空,一命呜呼。其他鬼子慌乱逃跑之时,又引爆了4颗地雷,十几个鬼子又倒了下去。

后来,鬼子在盆子山上又用木头和石头构筑防御工事。30日晚,赵同伦又爬上山顶,把6个“铁西瓜”埋在敌人战壕里。第二天,“铁西瓜”全都开了花。

通过这两次爆炸,鬼子再也不敢上盆子山。赵同伦也兑现了那句“请党放心,我们坚决守住盆子山,誓与盆子山共存亡”的铮铮誓言。

 
英雄的海阳人民
创造了英雄的红色历史
虽然时光流逝
但英雄的精神
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