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烟台检察“三个管理”·提升年】专栏,集中展示全市检察机关在“贯通推进‘三个管理’深化高质效检察办案提升年活动”中探索的有效经验,积木成林形成全市管理矩阵,以高水平检察管理推动做实高质效检察办案。本期,龙口市人民检察院聚焦业务数据监管“小切口”,打出“多机制并行+多维度发力+智能化赋能”管理组合拳,为基层检察院破解数据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龙口经验”。
在检察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小案卡”质量关乎“大数据”价值,影响“大分析”方向,但基层检察业务管理部门普遍面临“职能多人员少”的现实困境。“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保障业务数据质量,是我们破局的方向。”龙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管理部主任吴君晓坚定表态,道出基层案管工作突围的决心。
今年以来,龙口市人民检察院聚焦业务数据监管“小切口”,锚定“数据精准赋能办案质效”的目标,打出“多机制并行+多维度发力+智能化赋能”管理组合拳,让数据真正成为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打造基层数据治理的生动样本。

理念引领,筑牢组织领导基石。牢固树立“数据准确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将业务数据监管上升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制定《龙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数据质量管理评价办法》,构建责任清晰、流程规范的管理体系,设置日常监管与动态评估双机制,细化考核激励与结果运用。同时,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业务数据质量,推动业务数据与司法办案“双向赋能”,形成“数据提质、办案增效”良性循环。
协同履职,构建联动管理格局。紧扣最高检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扎实推进检察一体化机制落地,组建“案管部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深度参与+技术部门提供支撑”的复合型数据管理团队,三方协同开展数据核查、问题研判、质效提升,实现数据管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真正成为业务决策的智慧引擎。
厘清责任,筑牢质量监督底线。制定《龙口市人民检察院业务数据管理与检务督察工作衔接规定》,构建“流程监控员承担监督责任、数据质量专员负核查责任、案件承办人负最终责任”的责任评价体系。案件管理部门坚持“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双管齐下,共开列问题清单60余份,点对点反馈,每月开展“案卡质量月讲评”,与业务部门共同商讨改进对策,形成“发现—分析—解决”完整闭环。检务督察部门同步发力,将核查整改情况纳入评价清单,以责任追究倒逼规范履职。
横向拓展:全域覆盖,靶向破解关键难题。以“全流程监管,全要素覆盖”为目标,横向延伸数据监督触角。梳理“四大检察”办案流程关键节点,涵盖案件受理、办理重要环节及办结后管理阶段,对业务数据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分类梳理案卡易混、易错、易漏问题以及填录规则,编发“监督类案件,公安机关主动立案时,公安机关答复日期无须填录”等“案卡填录小贴士”62条,通过“私人定制”式管理,达到业务数据质量与规范办案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
纵向深耕:聚焦重点,织密质量监管防线。一方面,围绕最高检和省市院历次数据核查通报的问题,将专项核查作为主攻点,精准施策。从案卡填录的准确性、案卡与文书的一致性、程序适用及文书制作的规范性入手,开展立(撤)案监督、听证、认罪认罚等专项检查8次;另一方面,案件管理部门按月、季度、年度对案卡核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类型及节点分布、部门及承办人分布、整改情况等进行专题分析,通过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查找短板及弱项,助推数据监管长治长效。
深度赋能:以数促管,构建质效提升闭环。将业务数据管理与案件质量管理相结合,使业务数据核查发现的典型性问题成为下一步流程监控、质量评查的重要线索,接续发现案件办理中存在的程序、实体方面问题。同时,结合日常数据核查开展反向审视,举一反三,找准主要问题和问题根源,汇总分析出本院特征明显、集中度较高的“审查起诉阶段改变侦(调)查情形漏填、审查起诉阶段量刑建议罚金数额错填”等案卡填录共性问题、重点问题、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轮训3次,在“实战”中练兵,在“实战”中参训,不断增强全体检察干警业务素能。

“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运行业务数据监管筛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员额检察官王晓雪展示的日常工作,正是龙口市人民检察院数据监管智能化的缩影。
智能巡查与人工核查双轨并行:通过检察业务系统“数检通”、统计系统等功能,及时调取办案节点执行数据,对办案行为进行预判和风险提醒预警;指定专人负责案卡填录监控,建立“智能为主、人工为辅,口头提醒为主、书面通知为辅”的流程监控模式,对案件重要节点实时监控。据统计,发出口头提醒32次、书面通知3次,通知书详细列明依据和条款,让监督有理有据。
构建一体化反查常态管理机制:抓住“案卡信息变动易出问题”规律,开展“流程办案”反查,主动预判关联案卡项,发现隐藏问题68个,预控错漏率;借助模型一键式检索,实现“日查日改”,提升业务数据核查质效。
数字赋能实现同类案件精准查: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对案卡内容提取的精准性,多维度分析案卡填录规则,通过定位监管方向和主线,创建10个“定制化”数据治理监督模型,涵盖100余条核查规则,实现对70%案卡填录日筛查,核查问题事项300余个,推动案卡填录准确率提升21.3%;并依托模型发现侦查、审判活动监督线索10余条,已全部成案,实现“以数字化高质效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的目标,让数据成为检察监督的“锐利武器”。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