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提笔写春秋,武能太极八段锦!”“全龄高手”在莱州这个社区集结!

花开莱州 2025-07-30 10:06

  崇武尚文传薪火,全龄武韵润邻里。从武术课堂到文化集市,从银龄学堂到青年课堂,近年来,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崇文社区以“文化惠民、邻里共融”为宗旨,创新打造“崇武尚文”文化品牌,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化生态圈,实现“以武聚邻、以文润心”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健康与文明共鸣,一幅“崇武尚文、邻里相亲”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武会友

  构建全民健康生态圈 

  走进文昌路街道崇文社区活动室,69岁的张丽英正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太极拳,她身形端正、步伐稳健,一招一式尽显沉稳与灵动。“练习太极拳三年了,感到非常受益,不仅身体强壮了,还结识了很多朋友,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的平台。”太极拳班学员张丽英说。

  据了解,为了让全民健身理念落地生根,让非遗武术在社区沃土中焕发新的光彩,崇文社区将武术文化作为社区传统文化传承的支点,以“崇武尚文”品牌为引领,精心打造“全龄武韵”项目体系,定期邀请市武术协会的老师现场教学吴式太极拳、炮锤等传统武术,非遗传承人开设太极拳、八段锦等公益课程,组建“银龄健身队”“少年武术班”,形成“老带少、少敬老”的文化传承链条。

  与此同时,社区还引入“晨练打卡积分”机制,居民通过参与武术活动进行积分,可以兑换健康体检、理疗服务等,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如今,每天清晨的文化广场上,太极拳爱好者舒展筋骨,少年们挥拳踢腿,成为社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社区开展的公益培训有40人参加,通过太极拳进社区活动,不但提高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促使我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不断发展。”太极拳班老师李洪舜说。

  “你教我学”

  定制家门口文化盛宴

  “听说老师的舞姿非常优美,社区环境也非常好,就踊跃报名了,来了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舞蹈班学员辛志娜说。

  近年来,为打开社区治理新格局,崇文社区推出“邻里文化共享圈”模式,通过盘活居民自身文化资源,打造“居民教、居民学、居民享”的互助式文化书院。不同于传统单向授课模式,书院以“家庭文化传承”为切口,挖掘社区内退休教师、非遗爱好者、文艺达人等“草根讲师”,形成“技艺传习+情感联结”双轨并行的文化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社区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服务项目,课程菜单涵盖10余项内容。针对老年群体成立“银龄学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针对青少年群体打造“四点半学校”,让孩子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针对中青年群体开设“青年课堂”,提供亲子互动、广场舞学习、家庭教育等课程。社区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建立智慧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微信群报名课程、反馈需求,实现“指尖上的文化服务”。

  “在社区里当老师四年多了,目的就是让大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舞蹈是我跟着线下舞蹈班和网络视频学会后,再到社区里教给学员们的,学会了我们就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舞蹈班老师于再芹说。

  多元聚力

  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如今的崇文社区,通过“邻里文化生态圈”建设,实现了文化服务从“单向输送”到“双向互动”的转变,让居民从文化受益者变为文化生产者。

  目前,社区已探索打造了“文化+服务”工作模式,整合辖区企业、商户、学校等资源,组建“文化共建联盟”。通过与本地商户合作,举办“崇文聚邻”文化集市,构建起政策服务、便民互动、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社区生活新图景。集市精心规划三大活力版块:“政策宣讲区”化身居民身边的智囊团,提供法律维权、金融理财等专业咨询服务;“便民服务区”汇聚志愿力量,开展免费理发、地垫清洗等贴心服务;“跳蚤市场区”搭建物品置换平台,让旧物流转传递邻里温情,从生活点滴处搭建起邻里互动的桥梁。

  此外,社区还设立了“邻里共享空间”,接收居民闲置书籍、物品,通过“漂流书箱”“爱心超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居民不仅能在这里学习、娱乐,还能参与社区治理,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现在,我们社区的‘崇武尚文’品牌已建立起近60人的固定学员队伍,累计开展特色活动10余场,在社区掀起了一股‘习武强身、崇文尚德’的新风尚。”崇文社区党委书记李静说。崇文社区以“崇武尚文”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让传统武术焕发新生机,让社区文化绽放新活力。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全龄武韵”特色,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谱写“武以强身、文以化人”的社区治理新篇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