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霓虹遇见田间晨露,当代码键盘换成农具把手,有这样一群人正带着知识与热血重返土地,他们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以情怀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新农人·兴乡村》专栏聚焦莱山乡土大地上的创新实践,将镜头对准这些扎根土地的追梦者,记录他们如何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如何用一颗颗“共富果”甜了乡亲们的生活。“新农人们”脚下沾着泥土,眼中闪着星光,正用青春与智慧在莱山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在莱山区莱山街道东沟村的田垄间,成畦的大马士革玫瑰灌木舒展着遒劲枝桠,连片的绿意铺展向远方。烟台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隋美芝正穿行其间,细细巡看株型长势,这位从上市公司转身而来的新农人,以莱山为根基,用自然农法与创新思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芳香事业”的壮阔篇章。

从职场精英到田间农人
一场与土地的深度结缘
隋美芝的人生轨迹,曾与农业相隔遥远。她曾是本地上市公司的“传奇人物”,离职前担任事业部总经理兼合资公司执行董事、集团高管。
转折始于对农业的热爱。机缘巧合下,她迷上了大马士革玫瑰与芳香植物,更看到了土地里藏着的潜力。2015年,她毅然离开熟悉的职场,在莱山区莱山街道东沟村成立烟台市耕心田香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实训基地,正式扎根田间,开启了“芳香事业”的探索。
在田地里,她褪去职场光环,从学习玫瑰种植基础技术到研究土壤特性,一步步将对农业的热忱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践,让莱山的土地成为她新事业的起点。

自然与科技共生
玫瑰种植的品质突围
在东沟村的实训基地,隋美芝走出了一条“自然+科技”的特色种植路。

她坚持以自然农法培育大马士革玫瑰及欧洲主流芳香植物,不使用农药化肥与地膜,而是通过研究昆虫食物链、引进天敌控制虫害,利用酵素改良土壤,既守护了生态平衡,又保证了玫瑰的天然品质。
科技的注入让传统种植焕发新活力。隋美芝介绍道:“我们基地引进推广集约栽培、水利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及物联网技术,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检测网点,构建病虫害检测预警体系,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玫瑰全产业链集成应用。”同时,她带领团队赴日本、泰国及中国台湾等地调研学习自然农法,与知名高校合作,组建技术顾问团队,为玫瑰种植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烟台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隋美芝
如今,基地的大马士革玫瑰亩产值达6230元,远超当地传统作物(玉米、辣椒等亩产约2500元),成为高效农业的典型代表。
全链发展促增收
产业模式的带动效应
隋美芝的“芳香事业”,不止于种植,更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玫瑰经加工成为精油、纯露等产品,通过小红书、天猫、抖音等平台走向市场,让玫瑰的芬芳飘向全国全世界。

在带动农户方面,她创新“示范基地+合作社+保底经营”模式。“基地目前已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为社会提供固定就业岗位300多个、季节性岗位800多个,有效吸纳土地流转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当地农民年增收约400多万元,入社成员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隋美芝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隋美芝在湖北恩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也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其核心技术与运营理念均源于现有实践。

坚守初心向未来
让大马士革玫瑰香飘更远
隋美芝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实践中既守护生态环境,又推动产业发展。她建立烟台市观赏与芳香植物创新研究中心,与保加利亚农科院等共建国际合作基地,致力于提升中国大马士革玫瑰的国际影响力,目标是改变国际标准中没有中国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现状,让培育的玫瑰香飘世界。
如今,隋美芝的团队已拥有28项专利技术,相关实践多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在土地上,隋美芝用一朵玫瑰的力量,证明了新农人能为乡村带来的无限可能——生态更优、产业更强、农民更富。
从职场到田间,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新农人隋美芝的“芳香事业”仍在继续。每一朵玫瑰都承载着她的初心与梦想,也见证着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