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全民美育宣传推广,着力打造莱阳市“知书达礼·美美与共”全民美育品牌,市委宣传部依托莱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推出2025年莱阳市“宋琬学堂”美育大讲堂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具有莱阳特色的美育宣传品牌。
本期“宋琬学堂”美育大讲堂在城厢街道天龙社区文化书院开讲,活动特邀莱阳市博物馆徐琰馆长,以《中国传统服饰礼仪文化》为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徐琰馆长从石器时代的服饰起源讲起,通过博物馆珍藏的骨针、陶纺轮等文物图片,向孩子们还原了原始社会“衣树叶、裹兽皮”的生活图景。“别看这些工具简单,它们可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她指着投影中的一枚骨针感叹道。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服饰开始承载身份标识功能,徐琰馆长以莱阳出土的商周玉饰为例,解读了“上衣下裳”形制的雏形及其蕴含的“天地玄黄”宇宙观。

最引人入胜的当属唐代部分的讲述。徐琰馆长从唐代莱阳籍官员墓出土的“联珠对鸟纹锦”说起,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服饰文化交流盛况。“你们看这件锦袍的联珠纹,就是典型的波斯元素,但袍服的剪裁方式却保留着中原特色——这就是大唐的包容气度!”馆长助理身着唐代齐胸襦裙款款上台演示“襦裙穿法”,裙腰高束至胸部、披帛随风轻扬的造型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原来电视剧里的‘大袖衫’多是宋代以后才流行的,唐代女子更爱窄袖衫配高腰裙,既方便活动又显身材修长。”助理的现场解说揭开了许多人的认知误区。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现场特别增设“传统文化知识抢答”环节。徐琰馆长精心准备了与服饰礼仪相关的趣味问题,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美育活动,不仅是城厢街道文化书院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莱阳市推进全民美育工作的创新样板。下一步,莱阳市将以“宋琬学堂”美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知书达礼·美美与共”全民美育品牌建设,通过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拓展美育覆盖范围,联动社区、学校资源,打造“家门口的美育课堂”,构建起覆盖全民、全域、全过程的美育体系,营造起崇德向善、知书达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氛围。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