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夏意浓!

烟海e家 2025-07-22 10:02

万物盛极

暑气至浓

今天(22日),我们迎来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暑节气有“三候”

初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萤火虫在夏夜里穿梭

土壤浸润,空气湿热

此后雷雨降临,暑湿减弱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天气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是全年最热的节气,正值三伏天开启,我国大部高温频繁,且湿度较大,天气时常又闷又热,民间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中国天气网盘点1991年至2020年的大数据发现,大暑节气全国平均气温在二十四节气中最高,平均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炎热“三料冠军”。在南方的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和北方的青海东部、甘肃、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东南部等地,历年的最高气温极值纪录都出现在大暑节气。

  大暑时节不仅气温高,湿度也明显增加,容易出现桑拿天。从常年统计来看,大暑节气桑拿天最多的大城市为上海、南昌、广州,平均桑拿天日数均在8天以上,其次是武汉、南宁,桑拿天日数超7天;北方的石家庄、西安、郑州闷热天气也较多,桑拿天有6天以上。这些地方印证了谚语“大暑前后,衣裳湿透”,常被调侃“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

  大暑食俗

  大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启了“上蒸下煮”模式,防暑降温成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都有什么祛暑食俗呢?

山东不少地区在大暑这天有“喝暑羊”的习俗

民间认为喝羊肉汤全身大汗淋漓

可带走五脏积热

排出体内毒素

在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会“吃仙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

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

是一种清热消暑的甜品

不少地方有喝伏茶的习俗

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

中草药煮成的茶水

生津止渴,提神醒脑

在山西、河南等地有晒伏姜的传统

在这一时节吃伏姜

有助于驱散寒气和湿气

在福建有吃荔枝和米糟的民俗

在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寓意“旺来”

大暑所在的农历六月被称为“荷月”

此时节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许多地方都有喝莲子汤的习俗

  大暑养生

  大暑,是一年中阳气最为鼎盛且将由阳转阴的时节。此时,天气非常炎热,空气水分蒸发较多,呈现偏湿热的气候特点。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即天地四时万物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呼应的观点。《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就有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丁晓瑜表示,大暑养生应以防暑、防湿为主。“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应夏,脾应长夏’,而心本属火,脾本属湿,故大暑养生尤以调养心脾为主。”

  丁晓瑜认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脾应湿气。大暑时节湿热较重,且天气炎热,人们贪凉饮冷,容易伤脾成湿热之证,表现为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因此,大暑时节,可适当吃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茯苓、陈皮、山楂、白术等)和食物(羊肉、小米、山药、绿豆等),如果出现便溏、舌苔厚腻、身困重等湿气较重的表现,则可用佩兰、荷叶、竹叶、薏苡仁等做代茶饮或煮粥喝。

  AI里的节气:大暑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大暑之后

夏日的炎热即将过去

秋天的凉爽终会到来

  烟海e家综合 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中国天气网、胶东在线、记者 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