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无人机,将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载重40公斤和100公斤的大载重无人机,4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固定翼及2型多旋翼航测机,3型多旋翼植保机·····走进烟台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仿佛进入了一个超级酷炫的“未来世界”。“通过无人机采集地理信息数据,再结合地面监控等设备采集的数据,综合起来,再用一些数据算法加上深度学习(AI),就会产生类似于智慧管理的新方法。”公司总经理陈道生介绍。
正是这种“类似于智慧管理的新方法”,在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管理、海岸线巡查、林业病虫害防治、海岸线排污口排查、森林防火预警指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今年3月15日,国内首款吨级无人运输机TP1000首飞成功,“山东制造”再次闪耀“低空经济”新赛道。与此前的TP500相比,TP1000具有载重更大、航程更远的特点,二者将形成高低搭配的大型货运无人机产品组合来满足快速发展的低空货运需求,同时TP1000还具备智能空投功能,可更好服务于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
低空经济的真正价值,在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的落地实践。装上人工智能“神经+大脑”的低空经济,从“空中飞”走向“落地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从区域看,这两家企业均来自烟台黄渤海新区。当前,烟台黄渤海新区已集聚起一批特色企业和科研院所,基本构筑起集无人机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陆海空应用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生态。从创新角度看,从单点突破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生态共生”的质变。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全省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并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
“到2025年,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智能作业机器人、深海深地深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重点企业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8+X’未来产业创新体系。”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山东有着清晰的战略部署和产业布局,在《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链条创新生态更加优化。”
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近年来,山东崛起了一批高质量企业,培育了像珞石、海尔等一批知名品牌,代表了山东机器人发展的高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好品牌。7月15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看见机器人共舞“智”造“新”时刻。例如,海尔集团紧抓国家新型工业化机遇,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工业赋能”的基础上,通过并购新时达,形成“核心部件—整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工业赋能新模式,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到千行百业,例如汽车行业、轮胎行业等,提升了生产效率,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在此,必须深刻认识到,未来产业要想实现“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跃升,源于创新的积累与沉淀,也来自长期主义的耐心与格局。毕竟,创新不难理解,就是从“0-N”的突破,这里涵盖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也包括制度与机制创新。事实上,耐心与格局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生产力。无论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还是广大投资者、金融机构,只有共同做好未来产业的“长跑搭档”,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呵护未来产业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试想一下,在不远的未来,乘着低空智能飞行器回家(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虚拟数字人下棋(智能机器人),穿戴外骨骼行走(具身智能)……没错,“浪漫想象”也是一种生产力,让人们看到了“看得见的未来”、过上了“科幻电影中的生活”。听,2024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古人勾勒的“未来”成了新时代奋斗者书写的璀璨“历史”。在山东,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一个个“山东好品牌”承载着“浪漫想象”奔赴“深海空天”、照进热气腾腾的幸福生活,而在“未来产业”的链动中,我们正奔赴新的“星辰大海”。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