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招远市迎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炙热难耐的“桑拿天”给城市绿化养护带来严峻挑战,科学浇水更是成为当前养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避免市区行道树及乔灌花草出现干旱枯萎、脱水死亡现象,市园林中心按照“全域推进、精准补水”的灌溉原则,集中调配人员车辆投入抗旱护绿,打响了高温酷暑下的绿色保卫战。
根据灌溉计划,灵活推进灌溉工作
面对高温少雨的天气,中心结合苗木的生长习性、种植环境及缺水情况,提前制定灌溉计划,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灵活掌握绿地旱情,因地制宜推进绿植补水。灌溉时,养护单位充分发挥洒水车辆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广、效率高的优势,调集车辆对主干道花草树木及大面积绿地进行高效喷洒。而在公园角落、街边花坛等洒水车辆难以靠近的区域,组织养护人员利用现有的喷灌设备和移动水管相互结合的方式人工喷淋,实现全域化精准补水,确保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能够酣畅淋漓地“喝饱水、解暑渴”。连日来,园林部门日出动洒水车辆8台,作业人员50余人,按照责任区域,分组分片进行全方位灌溉,有效缓解当前旱情。

明确标准,高效开展绿地灌溉
每种植物由于生长习性、根系深浅及栽植环境的不同,需水量和浇水间隔期也会有所不同。为此,中心要求各队组在灌溉时,严格执行“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灌溉基准,均匀浇灌,保持合理的持水深度,为植物根系准备充足的水分。一次性浇匀浇透后,安排专人实时监测苗木生长状态,合理调节后续的浇水频次,做到适时适量补水。尤其是新栽植、耐旱性差或处于风口、重要节点等特殊地段的花草树木重点观察,防止出现缺水萎蔫现象,让炎炎夏日下的每一株绿植都保持“精神抖擞”。

科学调度,合理调整浇水时间
持续的高温炎热会造成植物萎蔫脱水,若在高温时段浇水又容易导致土壤温度骤变,根系受损。为彻底改善这一状况,及时为苗木补水保墒,园林中心科学应对,合理调整了浇水时间,果断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在清晨、在傍晚,奋战一线的园林人穿梭在市区的大小绿地,化身成为一个又一个“移动水源”,为城市绿意保驾护航。

松土划锄,提高植物抗旱保墒能力
在高温季节加强松土划锄,主要目的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帮助植物更好地应对干旱。每次浇水过后,地表稍干时,养护人员迅速行动,对植物根际土壤进行适度的松土划锄,结合除草、修剪等日常养护,进一步降低土壤表面水分损耗。

抗旱仍在持续,面对高温酷暑,园林人始终坚守市区的每一寸绿地,用心守护城市的一草一木,保障它们健壮生长。市园林中心将根据旱情和苗木生长状况动态调整养护方案,多措并举、科学管理,尽心守护城市的绿色生机,为市民营造舒适清凉的居住环境。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