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烟台职业学院召开2025年招生工作推介发布会,吸引了大众日报、烟台日报、中国网、凤凰网、齐鲁壹点、胶东在线等省、市1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会议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邵侠主持。

会上,招生与就业处、教务处、宣传统战部、后勤服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基础教学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招生政策、专业布局、办学优势等关键信息进行解读,答记者问。
招生计划与专业调整
2025年学校高考总计划5000人,其中夏季高考3969人,春季高考990人,另在山西、安徽、新疆三省招生50人。专业设置紧扣区域产业需求,形成“1+8+N”发展格局,新增新能源装备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6大前沿专业,停止6个与产业升级滞后的专业招生,49个招生专业覆盖11个大类,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100%。
特色项目方面,夏季高考3+2专本贯通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衔接烟台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的联合学院首次招生,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专业,各招100人,采用中韩联合授课,学分互认,毕业生可赴韩深造。
办学优势与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是学校鲜明特色,投入2亿多元建设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实训基地及烟台市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万华化学、东方电子等企业共建14个产业学院,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近90%。与地方园区共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万华产业学院已为化工产业培养毕业生800余人,入职万华的学生首年薪资达13万元以上。
就业保障体系完善,构建“四位一体”就业体系,年提供岗位3万多个,建立毕业生三年跟踪机制,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留烟体验日”等活动,获评“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国际交流成果丰硕,形成语言、文化、技能“三位一体”国际化培养格局,建有中巴、中马国际学院及“班·墨学院”等海外机构,多个专业及教学资源获国外认证;与40余所国外高校合作,培养来华留学生400余人,连续3年立项教育部“汉语桥”项目,培训国际学员3000余人次。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80%的专任教师拥有硕博学位,建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8个省级教学团队,近五年师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200多项、双创类竞赛奖项240多项。282个学生社团覆盖多领域,年举办20多场大型活动;体育工作成效显著,男子篮球队两次获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全国总冠军,各类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运动条件。
报考建议与咨询安排
针对专科志愿填报,学校建议考生参考往年分数线,将烟台职业学院放在平行志愿前列以提高录取概率。7月19日8:30,学校将在南区产教融合工程中心举办高考咨询会,设省内外院校展区及校内9个系部咨询区,开放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考生可现场咨询并体验校园生活。
此外,学校校区位于烟台高新区,北靠黄海、东临养马岛,交通便利,食堂对标“星级”标准,学生公寓配置独立卫生间、直饮水等现代化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会前,媒体记者参观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3D打印技术创客实践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与服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


会后相关媒体围绕学校招生计划、专业特色、办学优势、咨询安排等内容纷纷发布报道,全面呈现了学校招生工作的亮点与变化,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权威的报考参考信息。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