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产线能有多智能?
这边,工人熟练地操控着可视化平台,经过机加工、前处理、涂装等工序,一个个成型的轮毂就生产了出来;那边,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类数据,产品不合格原因、加工过程一目了然,任何问题都可以溯源。这是在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蓬翔汽车)智能化轮毂生产线呈现的一幕。

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翔汽车主要产品涵盖矿用宽体自卸车、中重型卡车桥及室外重载AGV智能转运系统。近年来,蓬翔汽车投资2700万元对原有生产车间进行改造,让生产线具备了自动化加工、传输、质量追溯等功能。靠着数字化技术,蓬翔汽车完成了一场“智造”的蜕变,而这也是我区工业以数智转型重塑产业生态的缩影。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改已成为企业突破重围、抢占先机的关键引擎。近年来,我区深入挖掘工业技改需求潜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更多企业加入到这场数智转型之战中。


当车间植入“大脑”,设备踏入“云端”,制造业的逻辑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效率更高了。在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蓬莱分公司(下称潍柴蓬莱)数字化主焊车间内,抓取、组装、焊接、输送……一台台机器人灵巧地挥舞手臂、旋转腾挪,担当起核心焊接岗位的“主角”。生产线升级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也是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靠着产品的硬核实力,目前,潍柴蓬莱拥有配套中卡、轻卡、小卡、微卡系列车型的能力。未来,还将配套高端整车制造,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发展。

供应链更协同了。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让供应链的数智化成为大势所趋。在蓬莱海洋(山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蓬莱海洋)智能化原料成品物流库,仓储管理系统实时显示库存动态,两条自动包装生产线运转不停。随着机械臂的精准抓取,一箱箱包装好的矿物质盐被有条不紊地分类转运。据了解,蓬莱海洋以工厂为基点的供应链生态正加速形成。通过数智化改造,企业打通了产供销流程,充分利用订单、物流、仓储等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和科学性,企业生产交付能力也提升了20%以上。
前景更好了。前不久,烟台宸晖新能源公司依托汽车零部件加工的设备基础和技术储备,引进一批智能化设备,并拓展了风电机架加工业务。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介绍,企业以“年产1000台(套)风电后机架改造”技改项目,推动增资扩产、升级增效,每年可增加产值5000万元。
当产业插上数字的“翅膀”,蓬莱正以“追新逐绿”的姿势,在产业链重构中重塑竞争优势。为增强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智转型的勇气和决心,我区把《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作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深入剖析把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靶向施策推动中小企业围绕研发、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度改造。
未来,更多“智能工厂”的故事还会发生,更多产业新图景将不断绘就。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