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葡萄酒 “出圈” 密码:
金奖背后的产区实力
6月18日,第22届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DWWA)结果揭晓,蓬莱产区迎来高光时刻——仙岛、安诺、国宾等精品酒庄阵容同步登榜,斩获2金、2银、3铜共7项大奖,引起业界和媒体广泛关注。
此次获奖堪称“含金量十足” 与 “突破性飞跃” 并存。






含金量十足!
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创办于200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葡萄酒赛事,在葡萄酒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今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高手云集,共吸引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葡萄酒参赛。而大赛的评审团更是 “梦之队” 配置 ——248 位国际顶尖葡萄酒专家,以其严格的评审流程著称,通过多轮严苛盲品,以品质为唯一标尺,足见每一枚奖牌都弥足珍贵!

突破性飞跃!
蓬莱产区此次斩获的7枚奖牌,占山东产区奖牌总数的64%,与第21届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的2银、6铜奖牌数相比,增加2枚金奖,这标志着蓬莱产区在基地种植、酿酒技术和品质把控等方面又迈上了新台阶。
大赛评审团也对蓬莱产区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认为“蓬莱产区霞多丽展现的海岸特质,正在重塑中国精品白葡萄酒的品质高度”。这也为蓬莱产区未来的多元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短短三十载,蓬莱产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品醇客、德国柏林等享誉全球的葡萄酒大赛中屡获金奖, “逆袭” 秘诀是什么?

天赋异禀的地理馈赠是根基。蓬莱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同时,蓬莱三面环海,海风不仅调节了气温,还带来了丰富的微量元素,促进了葡萄的品质提升;土壤方面,蓬莱地区主要为沙质壤土,排水性好,通透性强,特别适合酿酒葡萄根系生长。加之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也为酿酒葡萄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蓬莱产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人才强链工程,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组建20余人专家智库。同时,产区在生态栽培与酿造技术上也突破连连,葡萄“5416”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实现化肥减量60%、节水50%,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推广成果。此外,产区推进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建成32亩种质资源苗圃,引进300余个国际酿酒葡萄品种,为培育本土优势品种奠定基础。
政策层面也为产区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我区以《关于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抓手,从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持续举办丘山论酒大会、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产区对话、五色海岸新酒节等高端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不断提升“蓬莱海岸葡萄酒”产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众所周知,蓬莱产区是最早打造海岸葡萄酒的产区,种植模式、产品品质、科研、品牌建设、地理标志保护等均走在国内产区前列,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体育运动与葡萄酒深度融合。一直以来,我区立足海岸葡萄酒特性研究,构建起集苗木培育、标准化种植、精细化酿造、酒庄文旅及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先后完成《蓬莱海岸葡萄酒》《蓬莱海岸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两个国家级团体标准制定,正式立项《中国海岸葡萄酒产区导则》,成功创建国家级葡萄酒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
如今,8万亩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生机勃勃,33个精品酒庄星罗棋布,30多款佳酿远销法国、美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蓬莱葡萄酒出口量同比增长54.8%!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是蓬莱产区迈向世界舞台的铿锵足音。未来,蓬莱将继续以匠心铸品质,让中国海岸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