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栖霞”千人讲述栖霞故事短视频大赛颁奖!

栖霞发布 2025-07-14 09:49

  为践行“生态立市、文旅兴城”,深入挖掘栖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独特的地域风情与发展成就,2024年9月,栖霞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启了“回望栖霞”千人讲述栖霞故事短视频大赛。7月11日,该大赛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投稿的百余份作品,经过评委认真评审,综合创意、剧情、技术等各项因素,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以及优秀组织奖3个。

  恭喜,精美奖品抱回家!期待更多的文旅爱好者投入栖霞宣传建设!

  颁奖现场,选手、来宾们共同鉴赏了《“栖”望》《他们,在!》《山城颜色》《丰碑》等高质量获奖作品。

  “回望栖霞”短视频大赛作为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展现地域特色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自启动以来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全市各级各部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文旅爱好者等社会各界短视频创作者纷纷化身“栖霞故事讲述者”,用镜头捕捉城市记忆。

优秀组织奖△ 

一等奖 

   连家庄小学的蒋国峰团队作品《“栖”望》获得一等奖。

  作品展示

  一等奖作品《“栖”望》,以主人公“大庆”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再到当下的时代变迁。作品通过“忆苦思甜”的叙事手法,将往昔的艰辛与如今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时代的进步与美好。  

  剧情采用双线并行的巧妙设计:明线是大庆跨越三个年代的人生历程,暗线则以栖霞苹果为象征,贯穿全片,隐喻幸福生活的根基。片中“乘车”的意象更成为点睛之笔,既串联起不同年代的记忆,又暗喻时间流动。

 

二等奖

  张晓希团队作品《丰碑》、柳作军团队作品《山城果乡》《山城颜色》、栖霞市综合执法局作品《他们,在!》获得二等奖。

  作品展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柳作军作品《山城颜色》

  栖霞,山水相辉映、碧水绕城流,春夏秋冬,果都飘香,壮丽奇绝的风景彰显着这座山城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文化底蕴。随着视频节奏轻快的运镜,一起欣赏这颗镶嵌在胶东腹地的璀璨明珠。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张晓希团队作品《丰碑》

  二等奖作品《丰碑》讲述了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历史,落成之日恰是日寇投降之时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英雄的丰碑,亦是历史的丰碑!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英灵山上,山顶矗立着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它是英灵山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1.37米,寓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塔身用960块巨型花岗岩石组砌而成,塔名由舒同同志题写。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团队作品《他们,在!》

  微光成炬,点亮城市之美,白昼黑夜、寒冬酷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同志们始终牢记“宁愿一人累,换来万家净”的初心,用辛勤和汗水成就栖霞这座幸福的果都山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从未退缩,始终以人民公仆的态度,柔性执法,温情管理,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维护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等奖

  燕荣生作品《贾家庄村》、苏美瑜作品《我和我的家乡——果都栖霞》、周天聪作品《回望栖霞“花饽饽”,面向高校手艺人》、张丁凡作品《小物件大智慧——传承栖霞民俗文化》、闫胜华作品《我的家乡是栖霞》《印象栖霞》、曹函玮作品《果都新韵——我的家乡我的白洋河》获得三等奖。

 

优秀奖

   张巧艳作品《这里是栖霞》、林俊莹作品《讲述栖霞故事——雷山惨案》、衣倩玉作品《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实验小学作品《记忆中的校园时光》、徐志涛作品《热心公益的救火英雄》、仲茹琳作品《奇石之美》、路梦涵作品《家大业大的牟氏庄园》、李玉光作品《艾山,爱之山》、徐铭蔚作品《快乐老家》、王俊文作品《牟氏庄园变迁史》获得优秀奖。

  感谢所有参赛选手的辛勤付出,短视频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传播栖霞文化、擦亮城市品牌的脚步永不停歇。

  希望广大文旅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栖霞发展。积极参与“打造辐射胶东半岛的文旅名城”事业,助力推动实现“生态立市、文旅兴城”。用你们的镜头、文字和创意,讲述更多栖霞故事,传播更多栖霞声音。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