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气象台7月4日12时40分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
目前我市大部地区已经出现35~37℃、局部38℃左右的高温天气。预计今天中午到明天白天,除长岛外,我市将出现大范围36~38℃、局部39℃以上的高温天气。请注意防范高温天气对户外活动和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
同时发布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夏日高温,让空气仿佛都凝固在蒸笼里。这不仅是体感上的煎熬,更是对身体健康的严峻考验。你是否也感到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只想躲在空调房里“躺平”?或者,错误地认为“天热就该放纵冷饮”“运动出汗太遭罪”?
小心!高温天气下,错误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可能比烈日本身更伤身!贪凉伤脾胃、久坐少动损气血、水分补充不及时易脱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正在悄悄透支你的健康储备。
其实,科学应对高温,并非要“偃旗息鼓”,而是要学会“智慧养生”。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选择,既解夏热又滋养身体?如何在夏天安全、有效地进行运动,保持活力而不透支?
首先,夏天怎么吃才是有益健康呢
合理的饮食能帮助清热解暑、补充营养
以下是高温天气的饮食建议!
1.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
苦味食物:苦瓜、苦菊、莲子等,富含生物碱,能刺激味蕾、增进食欲,还可清热泻火,缓解暑热引起的烦躁情绪。如:苦瓜炒蛋、莲子百合粥。
酸味食物:柠檬、山楂、话梅等,可生津止渴、敛汗祛湿,帮助缓解口干舌燥和疲劳感。如:自制酸梅汤(少糖)、柠檬蜂蜜水。
寒凉性蔬果:冬瓜、西瓜、黄瓜、丝瓜、绿豆、芹菜等,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能清热利尿、促进代谢。如:冬瓜海带汤、凉拌黄瓜、绿豆沙。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优先喝温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猛灌;出汗过多时,可在水中加少许食盐(每 1000 毫升水 + 1 克盐),预防电解质紊乱。
喝解暑饮品: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冬瓜茶等,既能补水,又能清热下火。
少喝高糖饮料(如可乐、奶茶),避免加重身体脱水和疲劳。
3.忌生冷与隔夜食物
少吃冰品(如冰淇淋、冰西瓜):过量食用易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
避免隔夜菜: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尽量现做现吃,剩菜需冷藏并在24小时内吃完,食用前彻底加热。
适当运动可加速新陈代谢
提高心肺功能
然而若不科学地运动
可能造成中暑、热痉挛等情况
那么什么运动适合高温天气呢?
游泳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可以锻炼手、脚、腰部和腹部力量,对血管健康也有益处在水中运动不仅能全身锻炼肌肉,水的导热性更能迅速带走热量,达到高效降温效果。无论是室内恒温泳池还是户外遮阳泳池,都能提供清凉体验。
散步
散步:散步可以促进大脑皮层活跃,助力肠胃蠕动,促进肌肉细胞和骨细胞代谢。穿上透气装备,走进公园绿荫道或河边栈道,迎着微风慢步,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收获“自然氧吧”的疗愈感。
夏季运动指南→
1.避免10至16时进行户外运动
夏日,每天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是10时至16时,这段时间优先选择室内运动,8时至10时或17时至19时可以进行户外运动。运动时,选择透气、宽松、速干的运动装;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防晒,可戴太阳帽、墨镜,涂防晒霜避免晒伤;进行室内运动时,要注意空调温度适宜,并保持通风。
2.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运动出汗多,水分和盐分丢失量大,必须及时补充,以防因身体缺水出现脱水的风险。补充水分时,尽量选择矿泉水、白开水;运动量特别大时,可选择淡盐水或电解质水;不要喝汽水、咖啡等饮料,更不能用冰水代替,饮水时切忌一饮而尽,要少量多次,每次饮用20至30毫升为宜。
3.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夏季人的体能消耗大,运动时要控制好运动量。有运动习惯的人群,运动量可适当比春秋季减少1/3,运动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突然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4.生病期间不要运动
生病期间要停止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来说,如患轻度感冒,症状在脖子以上,例如打喷嚏、鼻塞等,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胸闷、咳嗽、恶心、发烧等,则不建议进行运动。
5.避免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洗澡
剧烈运动后,身体为了散热,毛孔会处于完全张开的状态,如果这是突然进入空调房或用冷水洗澡,可能导致头晕、心慌等情况。建议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为避免骤冷,等汗干后再进入空调房或洗澡,洗澡时需用温水,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当气温过高,要及时果断开空调
开空调的房间,温度和湿度都是可以调节控制的。因此,天气炎热时更建议开空调,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有些人会说:开空调后,寒气和湿气就会顺着打开的毛孔钻进身体里。但其实,大家常说的“空调病”是由于不当使用空调而造成的。当气温过高,特别是超过人体正常适应环境的时候,要及时果断开空调,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要及时开空调。
烟海e家综合烟台市气象局、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夹江县人民医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