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即日起,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现推出第八期: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进军。
后许家村共有村民137户、327人,该村依山而建,村落三面环山,土地总面积2115余亩,其中山峦面积达1500余亩,之前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王进军自2000年担任后许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团结带领全体村民扎扎实实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实干,把后许家村打造成产业兴旺、文化积淀、生态宜居的“网红村”,被先后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社”等1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后许家航拍图
作为后许家村的“主心骨”,王进军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公开公示践诺清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季度回头看、年底亮实绩,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他着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味更足、氛围更浓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开展讲党课、送书上门等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动全村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他采取“村干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全覆盖”工作方法,推行“1+6+N”党员联系户制度,即1名党员分包联系6户群众,开展走访调研、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等N项活动,建立起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有效机制。通过“党员网格+群众”模式,在后许家村织起了一张为民服务网络,强化了党员责任担当意识,营造了“处处有组织、处处靠组织”的浓厚氛围。

△讲党课

△入户走访
作为后许家村的“当家人”,王进军始终牵挂的是,如何真正让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王进军的带领下,后许家村先后成立了庙后镇第一个村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第一个村民入股率达100%的合作社、第一个民宿项目……这无数的“第一个”成就了如今后许家村产业兴旺的山村蝶变。
经过不懈努力,后许家村建成了占地200余亩的大樱桃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和“山地苹果”优质育苗基地,打造了石板街道、青砖灰瓦的“竹篱小院”精品民宿,开发了民俗餐饮、瓜果采摘等多种体验新模式,规划设计了乡村美术馆、紫藤长廊、窑洞咖啡馆等独具后许家韵味的“网红”景点,通过多业态发展模式持续激发后许家村三产融合新动能。2024年接纳游客15万余人,旅游收入突破30万元,村子的变化日新月异,百姓的收益越来越多。

△乡村美术馆

△民俗食堂
作为后许家村的“带头人”,王进军总是爱折腾、闲不住,千方百计谋发展、闯新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后许家村这片热土上发生了“花顶山阻击战”等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王进军充分挖掘这段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确定了“红色发展”这一主线。自2021年开始,携手烟台现代画院20余位画家,通过规划设计“红色文化、民俗街、十二生肖”等多个板块,创作了2300余平方米的主题壁画墙,将后许家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红色主题原创壁画村”。
有了主题壁画村的成功经验,王进军更加笃定“红色发展”这条路能走通、更能走好。在随后几年里,他带领村民们学习古瓦彩绘,围绕“十二生肖、胶东民俗文化”等打造非遗文化工坊。他还牵头以“妹妹找哥奇遇记”等20余个红色故事为脚本,编写了连环画、小人书。通过打造沉浸式乡村记忆馆新地标,建成栖霞市级“三同”基地、“重走抗大路”教育路线,并被中组部确定为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非遗文化工坊

△民俗街
作为后许家村的“大家长”,“村民的‘急难愁盼’就是自己的工作方向”,王进军不仅在口头上讲,更在行动上践行。山路硬化、引水入村、亮化工程……这一项项关乎村庄建设发展、民生改善的“初心工程”,他一刻不曾懈怠,带领村民攻坚克难。
曾经,缺水是影响后许家村发展的一大难题,王进军不等不靠、主动求变,带领全村百姓发扬“战山河”精神,耗时3个月成功将一山之隔的轱辘磨水库水引进村内,彻底解决了村内百姓近千亩果园的灌溉难题。他还想方设法补齐农村环境整治短板,面对村庄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的乱象,他带领村民完成垃圾集中处理点建设、村级污水管网改造,村容村貌得到了质的提升。此外,还有安装防腐木栅栏、建设村民小广场、打造生态洗衣坊等一大批民生实事顺利完工,持续推动着村庄民生福祉的改善,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引水工程

△生态洗衣坊
妙笔生花的一支支画笔,为小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承载时代烙印的一面面村墙,化身一幅幅生动的美丽画卷。在后许家这篇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布”上,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实干、担当和忠诚,也谱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供稿:中共栖霞市委组织部)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