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抵三秋”,眼下已步入麦收的关键期,夏甸镇的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利用各类农业机械忙麦收,以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近日,招远市夏甸镇泥湾子村的麦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泥湾子村党支部领办的“米湾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迎来的又一个丰收年。

泥湾子村曾是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林返乡任职后,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小米、小麦等特色种植产业。通过“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不仅盘活了村内800亩耕地,还打造了“莲花山小米”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将再创新高。
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强村富民”的目标。每年秋收后,社员不仅能获得现金分红,还能领取小麦、玉米、小米等实物福利。今年,合作社为入股村民每人发放400斤小麦,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米袋子”。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跟着合作社干,收入稳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年,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新型农业粮库项目,占地面积达5300平方米,为粮食储存和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村里还完善了道路硬化和灌溉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王学林的带领下,泥湾子村实现了从“泥湾子”到“米湾子”的华丽转身。如今,村庄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村民团结,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王学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麦浪滚滚,农机轰鸣,丰收在望。泥湾子村的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