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践使命 乡村振兴领头雁——董韶飞扎根曹孟村的奋斗征程

金都招远 2025-06-20 11:39

  董韶飞,一位生于1974年8月的中共党员,自2014年4月担任招远夏甸镇曹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以赤子之心扎根乡土,用实干担当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在他的带领下,曹孟村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模范示范的精彩蝶变。凭借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招远市乡村之星”“招远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成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

  毅然返乡担使命

  治乱固本稳根基

  2013年,正值事业蓬勃发展的董韶飞,面对家乡曹孟村发展困局和村民们的殷切期盼,毅然放下蒸蒸日上的产业,告别舒适生活,踏上返乡之路。他深知,乡村要发展,组织是关键。2014年当选村“两委”主职后,董韶飞迅速开展工作,深入走访党员群众,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他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的村级长效发展机制。明确“两委”成员职责分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推行“周汇报、月总结、季评议”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同时,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化解矛盾、增进团结,让村“两委”班子成为团结协作、战斗力十足的坚强堡垒。在他的带领下,曹孟村成功化解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实现了由“乱”到“稳”的根本性转变,为村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倾资倾力办实事

  旧貌焕新展新颜

  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底色。董韶飞自掏腰包100万元,率先启动民生工程建设。在自来水改造项目中,他亲自参与设计规划,严把工程质量关,多次与施工团队沟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董韶飞以“绣花功夫”推进村庄建设。他带领村民对村内主路进行升级改造,铺设2000米排水渠,彻底解决了雨季道路积水、泥泞不堪的问题;新建4眼农业机井和800平方米水塘,铺设1900米滴灌设备,构建起完善的农田灌溉体系,实现1000亩农田灌溉无忧。同时,对4条主街道进行沥青罩面,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并在道路两旁精心规划绿植景观,新增公共绿植面积2000平方米。如今的曹孟村,道路宽敞整洁,绿树成荫,池塘波光粼粼,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创新模式谋发展

  强村富民谱新篇

  董韶飞深刻认识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19年,他立足曹孟村资源禀赋,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牵头成立“招远市曹孟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与烟台福满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合作社+投资公司+种植大户+社员”的联合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为拓宽村民就业渠道,董韶飞积极探索劳务经济发展路径,成立党支部引领的劳务合作社,与多家用工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同,为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带动本村及周边村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曹孟秋月梨品质不断提升,2022年4月通过“三品一标”有机农产品认证,同年12月14日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成为曹孟村的金字招牌。随着村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村集体年均创收70余万元。董韶飞始终秉持共同富裕理念,每年拿出60余万元用于村民分红,并为30余位困难群众发放6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救助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锚定目标再出发

  擘画蓝图启新程

  面对取得的成绩,董韶飞没有丝毫懈怠。他以超前的眼光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精心谋划曹孟村未来发展蓝图。在乡村整治方面,计划打通曹孟村通往S213省道的直线道路,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为产业发展和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在产业提质方面,规划新建200余亩新西兰爱妃、日本土岐苹果种植基地,与现有的450亩黄金维纳斯苹果种植基地联合打造“享甜夏甸”高端苹果产业联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实施秋月梨“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新建200亩新华梨种植基地,丰富梨果品种;推进草莓“品牌品质提升”示范项目,流转100亩土地建设高标准“臧家草莓”示范园区,推动曹孟村特色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董韶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带领曹孟村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这片热土的辉煌篇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