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为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贯彻落实最高检、省检察院关于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部署要求,烟台检察机关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开展“全市检察机关贯通推进‘三个管理’深化高质效检察办案提升年活动”,加快形成科学管理新质驱动力。即日起,特推出【烟台检察“三个管理”·提升年】专栏,集中展示全市检察机关在提升年活动中探索的有效经验,积木成林形成全市管理矩阵,引导全市检察干警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以高水平检察管理推动做实高质效检察办案。

“每周一上午9点,福山区检察院的院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雷打不动地齐聚在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播放着上周全院的业务数据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这里不是普通的周会现场,而是全市首批“大管理办公室”的核心阵地之一。
今年以来,福山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小院”管理方式灵活、决策部署传导快等优势,牢固树立“向管理要生产力”理念,以健全“大管理”工作机制为关键抓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大管理办公室”,将业务“三个管理”职能全部整合统一管理,由一名拥有多年业务工作经验的检委会专职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制定出台《关于构建“大管理”格局一体化推进“三个管理”工作办法》,明确案管专门管理、业务部门自我管理、相关部门协同管理标准与规范,有效破解了以往“碎片化”管理难题,构建起全系统管理格局,推动“小院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
头脑风暴解锁检察工作新范式
“这起非法采矿案案件的性质认定涉及行政机关取证及涉案土地性质认定等问题,后期还会涉及公益诉讼,建议公益诉讼部门可以同步介入……”会上,福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主任说道。
据了解,福山区检察院大管理办公室的例会除汇报工作情况外,同时打破部门界限开展业务会商,重点对跨业务部门、条线协作或者办案过程遇到的困难等研究讨论,并将会商意见真正转化为提升业务质效的务实举措。经过研讨,会上两部门最终确立了今后类似案件“向前一步、同步审查”的工作模式,会后刑检办案人和公益诉讼负责人共赴案发现场查看涉案土地被破坏情况,到行政机关调取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共同分析涉案土地性质是否导致案件改变定性等问题,目前该案拟提起公诉和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福山区检察院正不断完善“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总结”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各部门之间信息更加透明,沟通更加通畅,亮点经验现场“取经”,难点堵点当场“会诊”。
资源重组“拼魔方” 单元攻坚“战高地”
“过去,各部门就像‘孤岛’,人员调配总像‘拆东墙补西墙’,”谈及曾经的苦恼,福山区检察院大管理办公室的主任陆阳语气中带着感慨,“条块分割,导致资源分散,不仅效率上不去,还容易出现重复劳动,这些都是横在我们面前的老难题,如今一切有了新变化。”
今年以来,福山区检察院立足“小院也有大作为”,深入实施“品牌领航、管理提升、业务精进、数字赋能、人才兴检”五项提升工程。为进一步统筹全院资源,通过科学分工和分组,创新成立五大“作战单元”。各作战单元以“专班化+项目制”为核心运作模式,实行“揭榜挂帅”机制,由院领导担任单元负责人,统筹调配各部门专业骨干力量,确保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向重点任务集中,推动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小院提升”强大合力,打造出“福检 融光”“懿荣 检心”“福检·青樱”等品牌矩阵,78个集体和个人立功受奖。
质效双“加码” 检察产品频频出圈
大管理办公室成立后,福山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案管部门的枢纽优势,梳理了各业务条线所有数据,其中第一检察部“一审公诉案件办案效率较低”的问题浮出水面。大管理办公室迅速行动,协同第一检察部负责人逐个办案组了解积案未结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清理积案的目标和新受理案件简案快办的对策。经过3个月努力,截至5月份,审结一审公诉案件结案数同比上升35%,办案效率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福山区检察院从“效率”上入手,高效落实“繁简分流、简案快办”工作模式,针对审结率、监督质效等衡量“简案快办”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实行“红黄蓝”三色工作法。建立“日检查+周自查+月通报”的数据质量检查常态化机制,加强对重要业务数据的观测提醒,各项业务数据正企稳向好。
同时质量层面也不断“加码”,福山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委会委员办案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优势,建立检委会委员评查制度。根据本院建立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法律监督、社会评价“五位一体”高质效案件标准评价机制,对案件进行“亲历性”“实质化”评查,并创新开展“委员同评一本卷”活动,多措并举抓牢案件“高质效”生命线。近年来,先后有17起案件被最高检部门、省市院评为典型案例、精品案例。
“数智”赋能 让检察管理“向新而行”
3月,一场别开生面的Deepseek实操培训交流活动在福山区检察院开展,检察技术负责人巩学良同志围绕检察工作需求,为干警量身定制了一堂Deepseek实训操作课。
如今,随着“数智”检察时代浪潮袭来,福山区检察院一方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形式的每案必评,通过制定细致规范的智能评查规则,统一案件质量评查尺度,保障数据留痕,准确回溯问题案件异常环节,有效避免“同案不同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稳步建立“业务+数字”协同监督办案模式,坚持“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工作路径,大力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充分利用数字模型深挖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监督线索。其中,构建的“看守所混管混押类监督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成功上架,两个模型被省检察院平台冠名,1名干警入选全省数字检察人才库,4名干警入选全市首批数字检察办案团队、全市数字法治人才库。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