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梦芝街道:“枫桥经验”新实践,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路

金都招远 2025-06-19 10:11

  招远梦芝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街道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整合资源,打造基层治理坚强堡垒

  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标准,梦芝街道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综治中心5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设置综合受理、分析研判、调解室等标准化功能区,构建起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主阵地”。围绕“只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的服务理念,推行“前台+后台”双层运行模式,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全流程闭环管理。设立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和综合受理窗口,集中受理群众各类诉求。整合信访、司法、民生热线等12个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强化前台接待服务、情绪疏导、政策咨询等功能,实现矛盾纠纷的精准分流和高效交办。科学布局调解室、分析研判室、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引入社区调解能手、法律顾问、“金牌调解员”等专业力量,确保矛盾纠纷分类施策、高效化解,让群众诉求“一站式”妥善解决。

  二、多方联动,畅通矛盾化解绿色通道

  为保障综治中心高效运转,全方位打通矛盾纠纷化解的“经络”,坚持“一站式”受理,明确首接人员负责到底,紧扣源头治理核心,坚持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暖服务”的工作模式,协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充分发挥调解队伍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聚焦“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统筹线下、线上两条“主线”,实现纠纷摸排、处置各环节无缝衔接,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线下”激活社区矛盾调处前沿阵地,依托“邻里和事佬”“法律明白人”等民间调解力量与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专业队伍,开展“一日双巡”网格排查、重要节点值守和平安法治宣传,通过“民情日志”等载体实时记录矛盾苗头,就地开展“院落调解”“茶桌调解”等柔性化解,规范化实施调解案例复盘、调解能力提升、调解文化培育等专业培训,全面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矛盾纠纷过滤体系。“线上”依托“一站式”矛调平台、“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等智慧治理平台,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精准画像、提前预警、靶向化解”。做好特殊人群网格化服务管控和信息化跟踪监控,织密社会治安、风险隐患防控网络,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和社会长治久安。截至目前,综治中心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妥善处置风险隐患15起,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化队伍建设,擦亮调解服务金字招牌

  锻造专业化调解铁军,构建“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调解队伍体系。邀请社区“五老乡贤”担任兼职调解员,充分发挥其熟悉乡情、威望较高的优势,同时吸纳律师、人民陪审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调解格局。深刻把握品牌建设对提升调解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全力培育特色调解服务品牌,立足“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效统一,通过品牌化运作实现调解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从“单一化解”向“价值输出”的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共调解矛盾38起,化解率94.7%。

  下一步,梦芝街道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梦芝贡献力量。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