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聚焦适老服务创新探索 打造康养旅居特色城市名片

烟台民政 2025-06-03 10:19

  海阳市通过“党建引领、智慧赋能、特色发展”的创新实践,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路径,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城市品牌。

  党建引领构筑基层治理新范式

  积极践行“党建+X”多元共治模式,搭建“党建+社工+慈善+社会组织”协同机制。通过标准化党群服务驿站建设,创新设立“拉呱议事团”等基层自治平台,有效化解基层矛盾,通过“组织引领、多元共治”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养老服务资源整合难题,为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组织保障模板。

  数字赋能树立智慧养老新标杆

  不断坚持“数字产品普及+智能素养提升”双轮驱动模式,聚焦“数字惠民”等技术革新,推广智能烟感报警器、紧急呼叫设备等适老化数字产品,试点接入智慧安防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跌倒报警、AI睡眠管理等10项智能防护功能,守护老年人居家安全。设立“智享银龄”课堂,开展智能手机培训小组等活动,对Deepseek应用,“豆包”智能聊天功能进行手把手教学,缩小老年群体数字鸿沟。

  产业融合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

  深刻立足滨海康养资源优势,率先探索“养老服务+旅居经济”发展路径。已建成的爱情海康养小区累计1500平特色空间,自主研发的“一检五管”健康管理体系可实现8000余名三甲专家远程联动,线下搭配有社区门诊与陪诊服务。根据最新规划,该模式将作为银发经济重点工程在全市铺开,二期10000平康养中心建成后,年接待旅居客群预计可达万人标准。

  服务创新构建全龄友好新生态

  多维助力“三级关爱体系”走深走实,在老年人生活服务方面,实现有需求老年人助餐、助浴、助医、家政服务等15项普惠服务全覆,满足老年人基础需求;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搭建“‌数维透视+动态预警”数据机制,按照100%入户指标对民政保障对象逐户敲门问需,建立“一人一档”动态数据库,按照“分层分类+六维服务”工作机制,由专业社工策划“共筑温暖安全家”、“陪老人吃顿暖心饭”、“冬季养生嘉年华”、“美丽庭院,幸福笑脸”主题项目;在老年人精神需求层面,通过社区老年大学、兴趣社团构建代际融合场景。同时,持续推动慈善社区建设,打好“社区慈善空间+社区慈善基金”组合拳,推出的“银龄学堂”“公益市集”等项目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文化赋能激活银龄治理新价值

  大力弘扬“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积极老龄化精神,通过制度保障、模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积极培育银发力量、孵化老年志愿服务队,打造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模式。

  下一步,海阳市将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联动各方资源,深入推动我市从“养老城市”向“享老之城”转型升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海阳方案。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