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大家谈⑬丨莱阳市委政法委:守正创新 蹄疾步稳 以政法领域改革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梨乡莱阳 2025-06-12 17:00

  编者按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凝聚改革强大合力,积极营造改革浓厚氛围,按照“改革攻坚突破年”活动安排部署,莱阳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改革创新大家谈”活动,开设专栏邀请各镇街部门围绕相关职责领域,谈改革、亮举措、促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本期推出——

守正创新 蹄疾步稳
以政法领域改革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莱阳市委政法委 

  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一把钥匙。近年来,莱阳市委政法委聚焦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在改革中答题、解题,持续厚积安全之势、用好法治之力、提升治理之效,纵深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改革,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促稳定,厚积安全之势
维稳护安的步伐坚实有力 

  一是聚合焦点,巩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决策前置程序,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评估备案制度,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稳评应评尽评率达100%。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将排查出的风险隐患细化分解为7大类102项具体任务,健全风险隐患发现、研判、化解、管控闭环处置机制,实现由被动维稳到主动创稳、由事后化解到事前防范的转变。扎实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推动实现执法办案过错、有责案件、国家赔偿案件明显降低,政法队伍履职能力水平、执法司法公信力、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的“三降三升”工作目标,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二是补齐弱点,持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成立平安莱阳建设及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为全市225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购买精神病防治保险,与75名患者家属签订《以奖代补》协议,切实防范肇事肇祸案件。统筹推进平安志愿者服务管理,成立16个平安志愿服务站、18个平安志愿服务分站和802个平安志愿服务队,开展治安巡逻、纠纷化解、心理服务等10余项平安志愿活动110余场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评选推荐6名见义勇为人员,持续营造见义勇为良好氛围。

  开展平安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攻坚重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四打一追”等专项活动,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虚假诉讼、涉黑涉恶等突出违法犯罪,破获电诈及关联案件213起,挽回群众损失479.5万元。开展未成年犯罪预防体系化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天网建设,建设视频251路,新增校园人脸识别70路,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7.84%、15.44%。压实铁路护路联防镇街属地责任,强化与火车站、铁路公安机关横向协作,成功召开烟台市铁路行车安全应急处置演练现场会。

  到古柳中心小学开展铁路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

以改革优服务,用好法治之力
护航发展的保障精准有招 

  一是持续提升执法司法效能。建立莱阳市执行协作联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高效的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共享、车辆查控、打击“拒执”类犯罪协作联动机制。开展市法院、检察院政治督察、纪律作风巡查、执法监督检查“三项督察”活动,发现问题4项,提出整改建议6条。深入开展长期“挂案”清理、案件移送不规范等“小专项”监督,持续解决执法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二是全面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高标准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系列宣传活动,提档升级市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镇村级法治示范阵地,建成18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11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强村“1+3”普法队伍,村级“法律明白人”覆盖率达100%,获评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60个。建立14处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服务站,结对帮扶67家重点服务企业和222家全量在营企业,健全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政法全流程服务机制,侦破“6·03”特大经济案件等侵商害企犯罪29起,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

  开展全市“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三是持续强化过硬政法队伍建设。从严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强素提能铸铁军、忠诚履职护梨乡”大轮训大练兵大比武政治轮训以及廉政专题党课、“互讲互学”政法大讲堂等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走向深入。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2024年,全市政法系统累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120余项,干警能力作风和精神面貌不断改善。

  ▲开展全市政法系统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活动

以改革解难题,提升治理之效
政法为民的作为务实有效 

  一是探索建立矛盾纠纷一线化解“终点站”。提档升级市级综治中心,灵活采用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模式,打造21家入驻部门职能化调解,政法部门法治化调解,心理、家事调解等社会化调解相互补位、有机融合的“法理情”全链调解体系,创树“有地说理、有人评理、按期办理”的“莱说理”调解品牌,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类公共服务“全覆盖、零缺位”,2024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起。

  市级综治中心大厅

  二是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主阵地”。打好基层基础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在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室,吸纳2200余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设立梨乡姑嫂家事服务工作室、“法保联动”涉保纠纷调处中心等行专调解机构11个,实现18个镇街和811个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培育孵化姜疃镇“‘姜’心比心、‘疃’结和谐”、冯格庄街道“‘冯’事好商量”等18个镇街级特色调解品牌,3个镇街和2个村庄的矛调工作经验做法被上级汇编成册。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每年可受理各类诉求1.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4%。

  ▲召开全市“一站式”矛调中心观摩推进会

  三是因地制宜探寻拓展网格管理“新路径”。精选十大类21个事项列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一网统筹、融合运行。精心打造姜疃镇、团旺镇、城厢街道天龙社区、古柳街道挺城社区4个示范点,开设“梨乡网格大讲堂”4期、举办情景式实战演练5次,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健全网格员考核奖惩机制,将符合条件的168名专职网格员有序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依托“筑网为莱”手机端组织网格员深入一线开展信息采集、走访巡查、宣传引导、矛盾调解等工作,先后发动网格员、网格助理员等1.2万余人次,采集更新基础信息113.6万余条,上报处置动态信息365万余条,在基层构筑起矛盾纠纷调解、风险隐患排查的首道严密防线。

  ▲网格员日常走访

  政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而紧迫,下一步,市委政法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按照市委和市委深改委部署要求,坚持“三航”引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一、坚持平安领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等行动,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强化重点场位、重点部所巡防管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加强道路交通和铁路安全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坚持法治护航,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1+X”法治工作队伍全战线培训,完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宪法十进”“民法典十进”活动,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纵深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严厉打击侵商害企违法犯罪,不断完善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制度,拓宽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深化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互联网+政法服务”模式,努力构建更高效率、更具活力、更富特色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

  三、坚持治理巡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加快推进市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打造集风险监测预警、矛盾多元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婚姻家庭指导等功能为一体,前端感知敏锐、中端分流转办高效、末端处置精准有力的一站式社会治理平台。全力构建群享共治格局,集合物业、医疗等11个行专调解组织和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12支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推动商超、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最小应急单元”全覆盖,细分12大主题深入开展全民安全防范教育,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激发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合力。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