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中国旅游日,是来自行走的一场邀约,是诗与远方的真切共鸣。这一节日的设立,源于一段跨越四百年的行走诗篇——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启程,写下了“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开篇,成为中国古代地理与文学的瑰宝。而后,历经十余年民间倡议与政府推动,2011年国务院正式将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旨在倡导全民走出家门,感悟自然与人文之美,推动旅游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在黄渤海交汇处,有这样一座被时光眷顾的列岛:151座翡翠般的岛屿串联起亿年的地质传奇、千年的妈祖香火与百年的渔家烟火。今天,让我们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名,走进长岛,共启一场山海与人文交织的治愈之旅!
山海奇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长岛的海岸线漫步,亿万年地质运动的密码在潮汐间渐次浮现——九丈崖以数百米石英岩断崖构筑起时光长廊,嶙峋的海蚀洞窟与蜂窝状礁石群,在落日熔金的时刻将海面染作鎏金画布,涛声与归巢鸥鸟的鸣唱交织出一曲暮色交响;行至月牙湾,海浪将坚硬的石英岩打磨成万斛珠玑,踏着“洁白如玉、纹若琥珀”的球石滩,偶遇池内悠游自在的斑海豹,恍若踏入海洋生物的治愈剧场;一路向南,黄渤海交汇线激荡出“太极”奇观,深蓝与淡黄的海水以龙尾戏浪之姿相拥,听!浪花与时光的私语,正在讲述着两海相融的地理史诗~
人文印记:千年渔火的文明密码
在时光的褶皱里,长岛的历史正以不同的姿态鲜活生长——踏足大黑山岛的北庄遗址,母系氏族的渔猎图景铺展眼前,半地穴房址与西安半坡遗址遥相呼应,踏着研学之路,学生涌入其中,一同倾听着中国最早的海洋文明史诗;遇见北宋始建的庙岛显应宫,匾额高悬,香火千年,妈祖的传说生生不息,祝福与祈愿随海浪起伏不停;而散落在各岛屿上的古朴海草房更似时光胶囊,苔痕斑驳的石墙托起海草屋顶,既是胶东民居的活化石,又因民宿重整旗鼓开门迎客而成为新的地标,将百年渔村的烟火故事向着来往游客娓娓道来……








舌尖长岛:大海写给味蕾的情书
休渔期的长岛,恰是解锁“蓝色粮仓”的绝妙时刻!海底珍馐自然馈赠——深藏海底的海参、鲍鱼、海胆,有着近乎“野生认证”的鲜甜;深海网箱孕育的冷水黑鱼、三文鱼,肉质紧实如凝脂,鲜香直抵灵魂;再配上赶海园里亲手捕捞的肥美的蟹与螺,现捕现烹的仪式感让鲜味更添三分!无需调料修饰,一桌澎湃着浪花气息的“全海盛宴”,正用最本真的海之味向你发出味蕾战书——
此刻的长岛,海风都带着咸鲜,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在长岛的碧波之上,孙家村正以生态为笔,绘就一幅可触摸的零碳旅游图景——漫步渔村,光伏长廊如银色波浪起伏,生态涂鸦墙上跃动着海洋生物的低碳宣言,游客踩着风光互补路灯投射的光斑,在太阳能座椅上感受无线充电的神奇;放眼海边,生态养殖区内,礁体投放,海藻增殖,“固藻集鱼”的生态模式之路愈走愈宽;这座小渔村,正努力让每个脚印都成为生态诗行,等你来签下与大海的双向治愈契约!




长岛正以最蓝的海、最鲜的味、最暖的烟火、最美的生态,等你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山海故事!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