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雷举
第26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
在渤海深处的山东烟台长岛群岛,151座岛屿如珍珠般散落在碧波大海之上。一个听着潺潺溪流水声长大的地道南方人,不承想军校一毕业就驻守在北方海岛。在15年时光里,听着海涛,不畏艰苦,甘受寂寞,将足迹印刻在每一处礁岩上。他就是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南长山派出所副所长方雷举,第26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
浪尖上的生命守护者

2017年7月22日傍晚,浓雾笼罩渤海,能见度不足20米。无人岛上渔民头部重伤,命悬一线。接到警情前来救援的方雷举,做好救援准备工作后,面对浓雾锁海,二话不说跃上巡逻艇船头充当“人肉雷达”,在密布浮标与暗礁的“死亡航道”中,以手势指挥舵手险避12次触礁。原本单程只需半个小时,这一次他们整整用了2个小时,当浑身湿透的他将伤者送上救护车时,紧握避障杆的手心已渗出血痕。出了一辈子海的老渔民感慨:“真不敢想象他是怎么办到的,这是我们的活灯塔啊!”

这样的生死时速,在方雷举十五多年的从警生涯中上演了360余次。2019年台风“利奇马”肆虐,他顶着狂风背着行动不便老人在齐腰积水中跋涉;2021年冬夜,他蹚过结冰礁石滩,将跌落海崖的游客从死神手中夺回;2024年5月,他更在腰间盘突出剧痛中连续工作18小时,自费购买物资安抚因大风滞留的游客。
长岛一渔家乐武老板看着他洗得发白的警服感叹:“方警官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多几道盐霜,他心里装的全是咱岛民!”
创新治理的“海岛绣花匠”

长岛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也是打造国际零碳岛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方雷举和同事们将守护海岛生态安全作为新的使命任务。2023年,他联合环保部门化身“生态哨兵”,划定保护区,组建“护海巡逻队”。有一次在非捕捞季,方雷举和同事们深夜截获一辆盗捕船,船主为逃避打击,背地塞来现金诱惑他,方雷举当即拆穿并怒斥:“这是子孙的饭碗,谁敢乱来我跟他拼!”同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长岛已建成13处生态警务监测点,涉林涉渔案件下降同比71%。2024年,他更引入“蜂巢式无人机巡航系统”。2024年12月的一个深夜,方雷举用无人机巡逻时,利用热成像成功锁定3名偷采球石者,无人机实时将坐标回传指挥中心,方雷举率渔民联防联控队海陆包抄,及时制止了偷采行为。

作为全国游客热捧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长岛当地群众开的渔家乐众多,它既是百姓的‘钱袋子’,更是海岛的‘门面子’。为了抓好渔家乐的精细治理,多年来,方雷举通过多方调研论证,推出集“服务、管理、宣传”为一体的“八个一”渔家乐管理新模式。同时,在渔家乐推广智能报警器、建立纠纷“当日清零”机制。起初,渔家乐老板孙世涛不服:“你一个派出所民警管治安,还管我经营,凭什么指手画脚!”方雷举不争不辩,默默的做起了试点先行。如今,孙世涛的店面也挂上“五星级民宿”牌匾,营业额大幅提高。他的心里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多亏方警官当年坚持试点,现在客人住得安心,我们挣得舒心。”
十多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涉及渔家乐的重大案事件,方雷举所负责的黑石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爱民固边模范村”。
家国天平间的赤子之心

2020年9月,父亲病逝时,方雷举因抗疫和大风停航未能送终。视频里,母亲哽咽:“你爸说守岛光荣!”他朝家乡方向重重磕头。
妻子胡琳琳清晰记得,2015年她辞去杭州国企工作,带着1岁幼子登岛时,孩子还不会走路。如今,11岁的儿子方成栋已是一口长岛腔,而胡琳琳也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长岛政法委。她还和方雷举共同成立了“海岛连心”调解工作室。

2024年,11岁女孩雯雯(化名)因父母离厌学轻生,方雷举和胡琳琳连续几个月心理疏导,发动岛民成立“助力团”,终让女孩重燃希望。“方叔胡姨是我的光!”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36起,帮扶5名问题少年重返正轨。
如今,方雷举一家人的新时代父母爱情故事在岛上传为佳话。胡琳琳也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
科技赋能的守岛传承

“当年前辈用煤油灯守岛,如今我们有‘智慧海防’。”2025年春,方雷举带新警回到大钦岛接受忆苦思甜海岛教育,又一次敲响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集结号”。
为了抓好长岛旅游季治安治理,方雷举主导建设“旅游警务驿站”,在景区设置多个流动调解点,以便第一时间解决旅游纠纷,一段时间的数据显示,该模式让涉长岛旅游投诉下降79%;他创新“潮汐巡逻法”和频发险情位置定期联动通报机制,将救援响应缩至15分钟内 ;推动组建6支“碳足迹巡逻队”,构建海陆空立体监测网。如今,警务室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潮汐数据和无人机巡航画面,窗台上妻子栽种的耐冬花在咸涩海风中绽放——这是新时代守岛人用科技与情怀绘就的答卷。

守岛15年来,方雷举共参与破获重大刑事案件43起,走访渔船舶4800余艘,走访渔民6200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0余起。他的青春,早已融入渤海的潮起潮落;他的勋章,深深镌刻在海岛群众的心中。正如他所说:“警察的勋章不在胸前,而在群众心里。”
青春感言—方雷举
以海为卷,浪花是最动人的注脚;以岛为家,礁石见证忠诚的坚守。从晕船呕吐的南方青年到读懂浪语的“岛主”,是父亲的嘱托、妻子的支持、群众的信任,让我在守岛路上初心如磐。当孩子用贝壳拼出中国地图,当渔民兄弟举着渔叉并肩战斗,我深知,这身警服承载的不仅是职责,更是千万个小家对平安海岛的期待。新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我愿做永不熄灭的灯塔,让警徽的光芒照亮每一寸海疆。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