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祥隆社区:艺动享乐赋能社区文化建设,融聚合力共创幸福祥隆

典范莱山 2025-04-30 10:49

  按照省、市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体推进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要求,莱山区积极探索文化社区有效路径,率先在六个社区开展创新实践试点。各试点社区深耕本土特色,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非遗课堂、文艺展演、邻里温情与志愿微光;用实践作笔墨,书写书香浸润的幸福图景、家风涵养的文明篇章。每一处角落都在讲述着文化赋能的故事,每一次活动都焕发着社区文明的新活力。聚焦文化创新与文明实践成果,邀您共同书写家门口的文化故事,见证文明底色与生活温度的双向奔赴。

  莱山区黄海路街道祥隆社区以文化为纽带,深耕文化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雄厚的艺术资源优势,通过构建全龄段服务矩阵、整合跨界资源网络、激活在地文化基因,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升级全方位活动阵地

  搭建文化社区建设“枢纽站”

  祥隆社区积极营造舒适宜人的活动场景,对社区场地进行全面美化提升。匠心构筑文化长卷,以光影叙事勾勒社区发展年轮,将治理实践转化为可触摸的视觉史诗,令斑驳墙体蜕变为讲述基层智慧的诗意展廊。在居民楼一楼挑空处打造议事角、棋牌角、文化角、阅读角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小场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社区文化魅力。立足惠民初心,社区统筹布局“艺教文娱”四大功能矩阵:歌舞排练厅内回响着天籁和鸣,读书角氤氲着墨香雅韵,曲艺俱乐部传承着千年韵律,童心幻梦俱乐部绽放着童趣想象,乒乓球俱乐部激荡着运动豪情,梧桐细雨宣讲室激扬着时代强音,以零门槛惠民服务构筑文化磁场。

  融聚多维度力量

  构筑文化社区建设“智慧谷”

  祥隆社区秉持“专业引领、能人聚力、全龄共融”的建设理念,联袂政企社多方力量,构建起“专业领航+能人聚力”的共建格局。通过联结辖区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能人,形成资源互通的生态圈层。引入百川社区建设发展中心等专业机构,孵化培育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本土社会组织,打造出祥和邻里节、非遗传承课堂、百家宴等品牌化文明实践项目矩阵。深化校社联动机制,与“双报到”单位烟台大学携手,在社区书院开设书画研习、民乐传习等“兴趣学堂”,构建起“高校智力反哺+社区实践育人”的双向赋能模式。激活在地文化基因,发掘民间书法家、非遗传承人、手作达人等社区能人,打造“百姓大讲堂”“技艺传习所”等特色平台,让社区能人化身文化传播使者,形成“群众明星带动群众文化”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打造立体化“全龄段”

  点燃文化社区治理“新引擎”

  针对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祥隆社区精准施策。在老年群体中,实施 “银龄学堂”社区大学项目,整合市文化馆、辖区商户等资源,依托社区公共空间,开展模特、口才、八段锦、舞蹈、剪纸等多样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青年群体中,实施“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项目,一方面凝聚辖区高校青年、社区青年家长、青年商户等“青春资源”,通过项目化运作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文化社区建设;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青年开展非遗体验、科学学堂等文化体验活动,提升青年的文化素养。在少年群体中,实施 “红领巾楼栋长”项目,引导少年儿童全面参与社区环境美化、社区文化传播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下步,祥隆社区将持续深化“艺动享乐·融聚赋能”的建设理念,在精细化服务中厚植文化底蕴,在多元共治中激发创新活力,让文化清泉浸润每个居民的精神家园,使社区真正成为承载幸福、传递温暖、凝聚共识的文明共同体。通过持续的文化滋养与治理创新,祥隆社区正朝着“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文化社区稳步迈进,生动诠释着“文化润民,治理惠民”的基层实践智慧。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