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过北马路,红灯,滴…滴…滴”
“横过海港路,绿灯,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
近日,记者在南大街与胜利路交叉路口看到,路口四角的斑马线红绿灯上都加装了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一个长方形的黄色盒子。
为提升视障人士及老年人的出行安全,烟台市首批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在芝罘区试点启用,北马路与海港路、南大街与解放路及南大街与胜利路三个主干道路口共安装18个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

该项目由芝罘区盲人协会发起,烟台市盲人协会统筹推动,烟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专项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按需播报”,在解决特殊群体过街难题的同时,兼顾社区噪声治理需求。
此次启用的智能系统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精准触发。视障人士或老年人只需佩戴专用手环或使用智能手机(春芽地图视障版APP、春芽助行APP、春芽助行小程序),在距离路口30米至50米范围内,系统即可自动感应并启动语音导航,播报当前路口方向、信号灯状态及通行提示。使用者离开感应区域后,语音将自动停止,既保障信息及时性,又避免长期噪音干扰。

针对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装置还设置了实体交互模块。在路口拐角处有两个信号灯柱,灯柱上各配备一个醒目的黄色按键,按键下方安装了可触摸的方向箭头。使用者轻触按键,即可触发语音指引,通过箭头指示来辨别人行横道的方位,也就是行进方向。这一设计充分考虑了弱视人群和老年群体的操作习惯,有效降低了使用门槛。
而部分路口拐角处只有一个信号灯柱的,智能音响装置下方虽没有方向箭头,但依然会有语音提示,告知使用者“横过某某马路,绿灯”,以此保障其安全过街。

“我很希望能自己一个人过马路。以前只能站在街边听汽车马达声判断,或者有人搀扶才行。”视障人士韩永盛说,他上班的地方和家隔着一条街,每天都要来回过一个红绿灯,过街音响的安装让他可以独立出行,更便捷,也更安全了。
老年人陈女士说:“过街音响提示装置不仅对视障人士有帮助,对一些视力不佳的老人也很重要,有了这个语音提示,老年人过街会多一份保障。”
据交警一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首阶段以交通流量大、人车交织复杂、特殊群体过街需求相对较多的三大主干道路口为试点,后续将根据使用反馈优化技术细节,并逐步向社区周边小微路口延伸,最终构建全域无障碍过街网络。“智慧助残不仅需要技术投入,更需贴近实际需求。我们联合盲协多次实地勘查,确保设备布局与特殊群体出行路线高度契合。”该负责人表示。(记者 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