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 近日,烟台市检察院与上海政法学院“检校合作暨涉外检察工作座谈会”在市院机关召开。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西超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同民主持会议。

郑少华副校长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情况与中长期规划。他表示,检校合作是一体推进新时代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宝贵结合,也是一场让学术理论扎根实践土壤,实务经验反哺理论研究的“双向选择”,对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涉外法治是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涉外检察工作是国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检校双方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深入研究依法打击跨国犯罪、依法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涉外公益诉讼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完善涉外案件办理机制,聚焦检察权运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现代化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深化检察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依托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载体加强涉外法治人员、检察人才培训交流,做到以实践为导向加强涉外法治学科建设,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打造“理论-实践-辐射”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共同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丁西超检察长介绍了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烟台检察机关基本情况和检校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
丁西超检察长表示,加强检校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育高水平法治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法学教育、理论研究与检察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上海政法学院学科优势突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显著,特别是在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上成果斐然。合作中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最高检、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加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发展互助,聚焦实务难点问题及检察改革新情况新问题,联合开发精品案例,共建特色案例库,深化理论创新,积极构建“大研究”格局,努力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标识度的高端智库成果。特别是要加强涉外检察理论实务合作,紧贴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建设和烟台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实际,依托办案建立涉外企业法律风险预警等具有烟台标识度的检察服务机制,联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涉外司法翻译合作机制,以涉外检察专区形式融入中央法务区建设服务烟台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跨境赌博、跨境电诈等案件办理完善域外法查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域外证据收集审查等工作机制,以高质效涉外检察工作服务保障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座谈会上,芝罘区检察院、开发区检察院分别介绍了涉外案件办理及服务保障自贸区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检校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涉外检察工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随后,丁西超检察长和郑少华副校长代表双方签订检校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同揭牌“司法教学实践基地”。

座谈会前,丁西超检察长陪同郑少华副校长一行参观了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一廊两室党建阵地及胶东(烟台)检史陈列馆等场所。
上海政法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市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实习编辑:俞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