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

烟海e家 2025-03-31 08:56

烟台融媒3月31日讯(记者 高少帅)27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今年烟台将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通过卫星遥感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监督工作,督促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

持续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

今年,烟台将持续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制定《烟台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结合实际落实2025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

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落实山东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意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落实《烟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

推进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管。落实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职责,通过卫星遥感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监督工作,督促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加强保护成效评估,配合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状况五年调查评估及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年度评估和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依法落实轻微违法减罚免罚

抓牢抓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组织对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自查自改,对督察反馈问题和转办信访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深入落实“四位一体”督察整改监督模式,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扎实推进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重点问题“五张清单”,做好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准备工作。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量。持续推进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规范涉企检查等有关要求,全面推进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应用,全方位、全流程提升执法监督效能。科学制定练兵方案,精确指标责任,力争省级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统筹优势资源力量对大气监督帮扶等重点任务集中攻坚,争取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动态调整充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依法落实轻微违法减罚免罚。持续丰富“无感”执法的方式内容,确保非现场执法占比保持在40%以上。开展“送法入企”“帮扶惠企”活动,推行“说理式”执法和以案释法,发布典型案例,实现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双向提升。

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今年,我市将发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协调推动作用,每季度清单化调度各区市和各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动重点难点问题。

深化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每季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将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监督管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常态化筛查工作方案》,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年度居民环境健康素养调查。完成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开展企业环境信息核查。

稳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深化完善以区域中心实验室为枢纽的联动监测体系建设,分阶段梯次推进海阳市、龙口市、黄渤海新区3个生态环境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具备一类县级监测机构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