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商家对“零添加”有不同理解?多个食品标签用语被禁用

烟海e家 2025-03-27 16:58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不添加”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例如,某果汁饮料标签上标注“不添加蔗糖”,但果汁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误导公众;有些声称“不添加甜味剂”的含糖饮料,也可能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影响消费者的正确认知。

  消费者和商家对“零添加”的理解可能不一样

  对于究竟什么才是“零添加”?多位消费者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理解的“零添加”就是商品不添加除必要的原料以外的任何东西,如防腐剂、甜味剂等。“‘零添加’肯定要更健康,让人更愿意购买。”

  但部分商家并不这样认为。有业内人士直言,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零添加”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来明确界定其内涵和外延,一些企业就借此漏洞,对“零添加”进行自主定义。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对货架上令人眼花缭乱的“零添加”商品产生认知偏差,买到与自己期望不符的产品。

  例如在线下超市,有许多品牌宣称“零添加”,但实际上只是有选择地来添加某种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如酱油产品,有的品牌标注:0%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有的则标注:0%添加味精,0添加蔗糖。酸奶产品中,有的品牌标注:零添加蔗糖,有的则标注:0蔗糖、0阿斯巴甜、0安赛蜜、0日落黄、0柠檬黄……

  日前,“千禾0”和零添加是否有关备受关注

  日前,与“零添加”一词相关的一知名品牌备受争议。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杂志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有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标有“千禾0”商标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镉含量为0.0110mg/kg。

  这一检测结果引发广泛关注与议论。有网友认为,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作为一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不应检测出镉;也有网友指出,千禾这款酱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零添加酱油,只是打着“千禾0”的商标,让消费者误以为它是零添加产品。

  3月24日,千禾味业董事会发布澄清公告称,抽检的所有产品均未检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0”系列产品仅使用食品原料,绝对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在天眼查搜索可以发现,确有“千禾0”这样一个商标,由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21日成功注册,商标终止期为2031年2月20日。该商标的字样格式,与上述千禾酱油瓶身的“千禾0”字样相同。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认为,该公司注册“千禾0”这个商标本身并不违法,但在实际使用时,因其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易让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使消费者盲目关注这些宣传用语,忽略了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多家公司注册零添加、0添加商标被驳回

  企查查APP显示,此前曾有多家公司申请注册“0添加”“零添加”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贮藏、食品、方便食品等,目前大多被驳回,处无效状态。

  选择商品时,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是关键

  消费者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正确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才是关键。

  通过配料表,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中每一种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使用情况。 通过营养标签可以充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如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使用含量声称,如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低脂、低钠、低糖或无糖等,相应的声称都有严格的标准规定。 食品中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会在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明示,对于关注“糖”的消费者,阅读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烟海e家综合央广网、法治日报、消费者报道、千禾味业、央视新闻客户端、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