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野菜生长的黄金期,田间地头的荠菜、马兰头、蒲公英等不仅鲜嫩可口,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然而,野菜虽好,采摘与食用需谨慎,科学操作才能让这份“自然馈赠”成为健康食品。烟台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春季挖野菜,要美味,更要健康。
安全采摘,避开“隐形陷阱”
采摘野菜,环境选择是关键。优先选择远离公路、化工厂、垃圾堆等污染源的区域,避免野菜吸收重金属或农药残留。公园和城市绿地可能喷洒农药,也不宜采挖。其次,识别毒草,避免误采。部分野菜与有毒植物外形相似,如金银花与断肠草、马齿苋与凹叶景天等,误食可能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建议仅采摘熟悉的品种,不认识的野菜宁可错过,也别随意采摘。
科学烹饪,荠菜、白蒿、面条菜等别生食
除了采摘外,野菜的烹饪方法也有讲究。野菜生长于野外,灰尘较多,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建议用淡盐水浸泡两个小时。荠菜、白蒿、面条菜、马齿苋等野菜最好不要生食。家常做法是拌面粉蒸熟,或者用来包饺子、包包子,也可以用开水焯熟后凉拌食用。
野菜不要储存过久,最好现挖现吃。如果采挖过多,可以把多余的野菜暂时冷藏在冰箱里,避免因储藏不当造成变质。
值得注意的是,野菜性多寒凉,虚寒体质的人要少吃,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此外,有些野菜孕妇吃不得,比如马齿苋性寒、味酸、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降血糖的功效,但马齿苋成分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收缩,可能造成流产。如果食用野菜后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呕吐、腹胀、腹泻,或是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保留样本到附近医院就诊。
记者 张苹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