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改革如潮,澎湃向前;创新似火,照亮征途。在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全面深化改革是破局开路的关键一招,深化创新提升则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年,烟台中院部署开展“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旗帜鲜明提出将深化十大创新提升作为整体工作核心,深入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即日起,烟台中院新媒体平台将分别推出 “潮起” “潮涌” “潮立”专栏,分轮次报道全市法院深化创新提升的探索实践,为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披荆斩棘的勇气,投身深化创新提升的浪潮,共同描绘波澜壮阔的烟台法院发展画卷。
新时代人民法院案件总量大、定分止争难两大难题,在位于烟台主城区、经济发展迅速的芝罘法院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何兼顾守住案件质量“生命线”和保证公平正义“速达”,成为摆在面前的时代考题。
2025年,烟台中院提出开展“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为芝罘法院破解“案多人少”之况、“定分止争”之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掀起“头脑风暴”——
推动方案指引落地落实
“如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让‘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落地生根、发挥效能?”
在2月22日召开的党组会上,芝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悦宏抛出了核心议题。随即,班子成员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调解率是需要重点改进的短板弱项,在落实中院进一步强化全流程调解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可以按照调解案件1.5:1的比例进行考核,提升干警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闫生文建议道。
在现有的“两次分流三级审理”模式上,进一步强化速裁快审工作,创新应用“小额诉讼+要素式审判+简易判决”的方式,为审判工作“提速赋能”,在党组成员、副院长苑福鹏看来,这项工作时不我待。
党组成员、副院长郭宏伟认为,要围绕中院“八大品牌”创建,结合本院现有较为成熟的特色亮点,在诉调联动、府院联动、枫桥式法庭创建等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品牌创建对审判执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

研讨交流中,班子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一项项意见建议,制定了芝罘法院《关于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全流程调解工作的意见》,并在2月24日召开的2024年工作总结暨“十大创新提升行动”动员会议上进行了深入解读,创新提升的思想更加入脑入心,奋斗突破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创新办案机制——
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有了指挥棒,各部门也铆足干劲,迅速行动起来。
“民一庭审理的案件多为建设工程、医疗损害等复杂疑难案件,涉及司法鉴定,审理耗时较长。”民一庭庭长于晓宁表示,已经在办案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创新,在原有的审判团队之外,由一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审判辅助小组,专门负责保全、鉴定等事务性工作,预计案件审理时间将同比缩短20%。
“以前调解案件多是在开庭前进行调解,没有全面全程全员调解的意识,调解率一直不理想。”速裁法官于英在认真研读完进一步强化全流程调解工作的意见后,有种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一下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近日,她通过调解员调、助理调、法官调和庭前调、开庭调的“双线交叉调解”方式,“一揽子”成功化解了5起涉及“银发上班族”的劳务合同纠纷,达成了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快速解决了群众“索薪难题”,实现了“快调、快解、快结”的社会效果,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也更加切身体会到了“大调解”理念带来的解纷效能。
目前,“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这一“诉调一体化”办案模式已经在速裁团队中高效运作起来,通过法官“一对一”指导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2月以来有力推动75件纠纷实现高效化解。
“律师调解具有专业知识足、解纷经验多、调解技巧好的优势,是推进多元解纷工作的重要力量。”
“深化法院与律师调解中心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律师调解的优势,是提升矛盾纠纷先行调解成效的现实需要。”

3月3日下午,一场解纷需求与专业力量“双向奔赴”的座谈会在芝罘法院召开。为纵深推进多元解纷工作,芝罘法院与芝罘律师调解中心联合召开律师调解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进一步选优配强律师调解力量,创新“法院+协会”诉调对接培训机制,针对金融、建工、商事等专业性较强的纠纷案件优先推送律师调解中心开展先行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创新“三个管理”提升——推进“立审执协调统筹提质增效”
“立审执协调统筹”是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打通立案、审判、执行中的堵点难点,形成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在做实立案规范化管理上,立案庭已经行动了起来。
“我们组织立案团队集体学习了最高院的立案调解新规,制作了《2025年立案审核人员工作手册》,一体做实诉讼风险告知、引导诉前保全等工作,发挥‘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的作用,缩小执行立案入口关。”立案庭庭长宋晓华说。
如何以审判管理精细化推动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是芝罘法院党组一直探讨的问题。
3月6日,芝罘法院召开审判执行态势会商会议,全面分析了2025年1-2月份全院审判执行工作的运行态势,对短板弱项指标析因溯源,提出改进措施,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关注数据异动、加强整体研判,已经成为芝罘法院的常规“体检”项目。

“在综合运用好动态监测、审判态势会商、案件阅核等手段加强精准化审判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创新监督提醒工作机制,强化流程节点管控。截至2月末,通过‘预警提示+跟踪反馈+督办问责’,审限内结案率同比提升3.33个百分点,效果很明显。” 副院长谢明明介绍道。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继续迈进?
“现在出发!”2月21日,伴随着执行局局长李心刚的一声令下, 60余名干警分乘14辆警车赶赴执行现场,“雷霆2025•芝行利剑”执行活动打响了“第一枪”。此次行动共拘传了13名被执行人,当庭履行案件11起,结案标的额40余万元。
强化执行联动,完善速执精执团队建设……芝罘法院深化执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已经落实到行动上。

“在扎实开展‘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立审执协调统筹提质增效’是我院今年的工作目标。”王悦宏表示,将重点抓好立案规范化管理提升、审判精细化管理提升、执行突破式管理提升,实现各部门、各条线有序衔接、联动配合的工作格局,凝聚起全院上下同心、共同奋斗的整体合力,以芝罘法院提质增效新答卷,为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