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蓝皮书!这个 “樱桃小镇” 不简单!

福在福山 2025-03-05 09:31

 

2025年山东系列蓝皮书

正式发布

《山东经济蓝皮书(2025)》将

《烟台福山区:

推动张格庄镇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向全省推介

今天
就带大家一起揭开
“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神秘面纱
看看它的“独家秘籍”!

 
强化产业主导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科技赋能,激活产业新动能。近年来,张格庄镇深化与省果树所、市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国家级大樱桃产业发展专家智库,编制《张格庄大樱桃产业发展规划》,建成200亩福山大樱桃品种研发中心,配备国内顶尖的品种组培实验室、种质资源圃和育苗基地,年培育优质苗木20万株,带动更新优新品种5000余亩,覆盖率达60%以上。

政策护航,释放惠农红利。创新出台镇级设施栽培补贴政策,连续2年对成方连片2亩以上设施栽培每亩补贴5000-8000元;联合“省农担”针对大樱桃产业推出“果香贷”专项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3000万元,推动设施栽培面积突破千亩,实现“传统种植”向“设施农业”转型。

市场引领,打通流通动脉。引入顺泰植保运营张格庄大樱桃交易市场,张格庄大樱桃交易市场获评农业部定点交易市场。集智能分拣、预冷加工于一体,获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前端辐射福山、栖霞等地3万户果农、7万亩基地,后端链接全国4000余家客商,与广州江南、北京新发地等大型市场深度合作,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通过市场渠道优化,果农每斤增收1元,年直接收益超4000万元,破解“丰产不增收”难题。

 
强化龙头带动
 
 
锻造全链条产业集群
 

链主领航,撬动规模效应。招引顺泰植保等5家上市公司及骨干企业,撬动社会资本4亿元,建成6个百亩高端设施产业园、百余个数字化设施暖棚,形成“链主引领、园区示范”的产业格局。

 

双产融合,探索循环模式。招引兴程食用菌产业园落户张格庄镇,项目投资2.2亿元,联合鲁东大学、市农科院引入40余位博士专家,创新“果枝—菌业”循环农业模式,利用果园行间、棚后空间种植食用菌,亩均增收4万元,实现“一田双收、生态共赢”。

 

全链协同,打造产业高地。构建“前端研发—中端生产—后端融合”全链条体系:前端依托研发中心培育新品种,中端推广设施栽培提升品质,后端发展农旅融合延伸价值,建成全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链条最全的大樱桃产业集群。

 
强化品牌先行
 
 
擦亮产业金名片
 

联盟聚力,品牌价值跃升。成立大樱桃产业发展联盟,整合零散品牌资源,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6项,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授权16家合作社、35家种植大户及300余农户免费使用,形成“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发展格局。

 

节庆引流,文旅赋能。举办烟台大樱桃节、樱桃马拉松等30余场特色活动,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消费近千万元;开发“醉美樱桃乡,五彩张格庄”旅游品牌,串联环库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两条精品线路,打造烟台“城市后花园”。

 

电商破局,云端拓市。联合京东、阿里开展原产地直播,举办大学生直播大赛,51支队伍吸引2万人观看;创新“O2O+预售+直采”模式,2024年电商销量突破500万斤,销售额达7000万元,开辟“云端樱桃经济”新赛道。

 
强化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共富新景
 

“樱桃+研学”:文化铸魂。借力王亚平、权希军等名人效应,建设全国首家大樱桃主题博物馆、西水夼文化大院,开发非遗传承、农耕体验等“五美”研学课程,打造胶东知名“行走课堂”。

 

“樱桃+民宿”:田园生金。引进成都途远集团建成大樱桃主题民宿,采用会员制运营,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实现“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的“五变”振兴模式。

 

“樱桃+生态”:全域焕新。以“微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村与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形成集观光、研学、休闲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生态,让樱桃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张格庄镇以一颗樱桃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从科技赋能到品牌崛起,从全链协同到农旅融合,每一步都彰显着创新与实干的力量。未来,这座“樱桃小镇”将继续以产业为基、生态为底、文化为魂,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阔步前行,为齐鲁乡村振兴再添璀璨篇章。

 
 
 
编审:李蕾